[发明专利]一种UV固化前柔韧佳、表干好的耐刮涂料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8079.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虞明东;刘晨辉;牛辉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65;C09D7/20;C09D4/02;C09D4/06;C08J7/043;C08L6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慧;郭国中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固化 柔韧 干好 涂料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固化前柔韧佳、表干好的耐刮涂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原料组分:光固化树脂30%‑65%,光聚合单体5%‑20%,光引发剂2%‑3%,溶剂17%‑50%,填料1%‑3%。本发明制备的涂料组合物经过热固后表干且柔韧好,再经过UV固化后具有硬度高、耐刮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UV光固化涂料,尤其涉及一种UV固化前柔韧佳、表干好的耐刮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类流体状态或粉末状态的物质,把它涂布于物体表面上,经过自然或人工的方法干燥固化形成一层薄膜,均匀地覆盖和良好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具有防护和装饰的作用。
伴随着产品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常规UV固化涂料固化前表面较粘,无法满足三维装饰领域模内装饰的要求,如专利文献CN101735676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办公家具的紫外光喷涂哑光清漆,其由A、B两组份构成,A组份与B组份的重量比为0.3~0.5∶1。A组份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醋酸丁酯25%~35%,醋酸乙酯65%~75%;B组份为下列组成物及重量百分比组成:改性丙烯酸酯35%~45%,功能性单体40%~50%,消泡剂0.1%~0.3%,流平剂1%~2%,消光剂0%~8%,填料0%~8%,光引发剂3%~5.0%,分散剂0.5%~1.0%,防沉剂0.05%~0.5%,硝化纤维素酯0%~2%。该涂料在烘干溶剂后表面会发粘,不能收卷。
因此亟需一种能满足三维装饰领域膜内装饰的要求耐刮涂料组合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V固化前柔韧佳、表干好的耐刮涂料组合物,能满足三维装饰领域膜内装饰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固化前柔韧佳、表干好的耐刮涂料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原料组分:光固化树脂30%-65%,光聚合单体5%-20%,光引发剂2%-3%,溶剂17%-50%,填料1%-3%。
优选地,所述的光固化树脂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更优选官能度大于等于6官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优选地,所述的光聚合单体为双季戊四醇六丙酸酯。
优选地,所述的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由20%-80%醋酸正丁酯、20%-80%丁酮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填料为羟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通过特定选择的树脂和羟甲基纤维素可保证溶剂烘干后的表干,而双季戊四醇六丙酸酯则保证固化后的硬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在紫外光固化前柔韧和表干好;紫外光固化后在PET基材上硬度可达到2H,且有较好的附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UV固化前柔韧佳、表干好的耐刮涂料组合物,按质量比由下述原料组成:光固化树脂55%,光聚合单体5%,光引发剂2%,溶剂35%,填料3%。所述的光固化树脂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具体采用MIWON公司的MIRAMER PU5000),所述的光聚合单体为双季戊四醇六丙酸酯,所述的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所述的溶剂由20%醋酸正丁酯、80%丁酮组成,所述的填料为羟甲基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