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8418.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易永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6K9/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徐晨影;许振新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组件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屏下识别方案导致的光线在穿透屏幕的过程中发生路径损失而影响识别结果的问题。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面板;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保护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保护盖板未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区域;光源模组,容纳于所述容纳部中;承托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保护盖板一侧,所述承托结构的底板设有通孔;图像采集模组,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屏下识别(如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应运而生。目前配备有屏下识别技术的电子设备通常都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其利用OLED的自发光特性实现屏下感光识别。但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电子设备成本的压力增加,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对屏下识别的需求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中,对于配备LCD屏幕的电子设备,通常在LCD屏幕下方设置红外灯和图像采集模组,当目标物体靠近LCD屏幕(如用户手指接触LCD屏幕)时,通过红外灯向LCD屏幕发射红外光,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穿透屏幕后经目标物体反射形成发射光,再次穿透LCD屏幕,最终被图像采集模组接收以进行感光识别。
然而,由于LCD屏幕中的液晶层和背光层对可见光的穿透能力较弱,红外灯和图像采集模组均设置在屏幕底部,导致光源模组发射的光线在穿透屏幕和返回图像采集模组的过程中产生严重损失,且由于背光层由多层膜材叠加而成,红外光在穿透背光层的过程中会发生衍射、散射等,影响图像采集模组的识别结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屏下识别方案导致的光线在穿透屏幕的过程中发生路径损失而影响识别结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组件,包括:
显示面板;
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保护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保护盖板未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区域;
光源模组,容纳于所述容纳部中;
承托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保护盖板一侧,所述承托结构的底板设有通孔;
图像采集模组,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屏幕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在保护盖板靠近显示面板一侧且未覆盖显示面板的区域设置容纳部,将光源模组置于容纳部中,可以使光源模组发射的红外光集中照射向保护盖板,以减少散射损失,且红外光在发射过程中仅需穿透保护盖板;通过在承托结构的底板设置通孔并将图像采集模组设置在底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可以使经目标物体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无需穿透底板。由此,红外光从发射到经目标物体反射后返回图像采集模组的过程中,仅穿透保护盖板以及一次显示面板,进而可以减小红外光的路径损失,从而提升图像采集模组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一种屏下识别方案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