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文博场馆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8437.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5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崔超;张彪;张媛;颜会旭;周方圆;周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8 | 分类号: | G08B25/08;G08B25/10;H04L29/08;H04W4/029;G01D21/02;G06F16/27;G06K9/00;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场馆 综合 管理 平台 | ||
1.基于大数据的文博场馆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场馆安防模块、联动控制模块、服务器、大数据分析模块、轨迹分析模块、预警模块、维护计算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和注册登录模块;
所述场馆安防模块用于对文博场馆进行安防监控并将监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监控数据包括影像信息、人员身份信息、烟雾信息和温湿度信息;
所述联动控制模块用于对安防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安防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电子闸机、语音对讲器、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安防设备通过连接电缆与联动控制模块连接;安防设备之间通过电缆通信连接;
所述联动控制模块包括联动控制单元、联动采集单元和联动分析单元;联动控制单元用于发送联动控制信号至安防设备上;联动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联动控制单元发送联动控制信号的时刻以及安防设备接收到联动控制信号的时刻并将其传输到联动分析单元,联动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安防设备的响应时间和联动转接,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安防设备记为Pi,i=1、2、……、n;联动控制信号发送的时刻记为T1;安防设备通过连接电缆接收到的联动控制信号的时刻记为T2Pi;
步骤二:利用公式T3pi=T1-T2pi获取得到安防设备的响应时间差T3Pi;当响应时间差大于设定阈值,则进行联动转接分析;将其对应的安防设备标记转接设备,记为Pj,j∈i;
步骤三:获取转接设备的位置,以转接设备为圆心,以预设半径画圆,构成筛选范围;获取到在该筛选范围内的安防设备,并将其标记为初选设备;
步骤四:获取初选设备的响应时间差并将其与转接设备的响应时间差进行对比,将响应时间差小于转接设备响应时间差的初选设备标记为优选设备;
步骤五:联动控制单元控制优选设备将联动控制信号发送至转接设备,并采集优先设备的发送时间和转接设备的接收时间;将优先设备的发送时间和转接设备的接收时间进行计算获取得到转接时间差;选取转接时间差最小的优先设备并将其标记为选中安防设备;
步骤六:将选中安防设备与转接设备建立联动转接,具体表现为:当选中安防设备接收到联动控制信号,则选中安防设备同时将联动控制信号发送至对应的转接设备上;
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影像信息和人员身份信息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进入文博场馆的人员记为Dk;k=1、……、n;人员对应的人脸照片记为RDk;
步骤二: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监控视频中的人脸识别,获取得到人脸数据;将人脸数据与人脸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到对应的人脸照片,则将该监控摄像头的位置记为该人员的位置;同时监控摄像头对应的拍摄时间为该人员的位置时间;
步骤三:大数据分析模块将人员的位置和对应的位置时间发送至轨迹分析模块;
步骤四:大数据分析模块对进入文博场馆的人员进行预警分析;设定人员通过电子闸机的时间为T1Rk;
步骤五:系统当前时间记为T4;利用公式T5Rk=T4-T1Rk;获取得到人员对应的入馆时长T5Rk;
步骤六:当入馆时长大于设定阈值时且为匹配到该人员的人脸照片,则生成预警指令,大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服务器将预警指令发送至预警模块和联动控制模块;
所述预警模块接收到预警指令并将人脸照片发送至对应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上;所述联动控制模块接收到预警指令后控制电子闸机进行关闭,同时控制语音对讲器进行语音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4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