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9756.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刘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27/27;G01N15/02;G01N15/06;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阴连根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野外 烟气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系统,包括仪器架和支撑架,所述仪器架中设置有若干烟气采样仪器,所述仪器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依靠所述支撑架站立,并且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所述仪器架为框式,所述支撑架可收缩折叠。本发明体积小巧、轻便,便于在野外移动和固定,可以方便地对野外露天秸秆燃烧的各种气体和颗粒物及其组分进行监测和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秸秆的需求减少,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收获后,其秸秆残留在农田里,大多数被直接焚烧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清除农业病虫害,燃烧后残渣作为肥料也促进作物生长,但燃烧排放的大量烟气,因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黑炭、有机碳等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居民健康也非常不利。
为了有效评估秸秆野外露天焚烧对空气质量影响,对其排放产生的各种烟气进行观测,进而分析烟气各主要组分的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这是进一步研究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定量影响的必要环节。尽管可以在实验室进行锅炉模拟燃烧,获取烟气排放特征参数,但由于气象条件和农田下垫面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在野外环境下,直接按农民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燃烧,并进行测量,能更有效的还原真实的燃烧场景,其结果也更接近实际情况。
但由于野外农田观测实际操作非常不便,比如缺少电力供应,烟气受气象条件影响难以收集等等,使得野外观测受到诸多制约和限制,野外观测也较难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系统,可以方便地对野外露天秸秆燃烧的各种气体和颗粒物及其组分进行监测和采集。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系统,包括仪器架和支撑架,所述仪器架中设置有若干烟气采样仪器,所述仪器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依靠所述支撑架站立,并且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所述仪器架为框式,所述支撑架可收缩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仪器架呈矩形,所述仪器架的四角设置有立柱,所述仪器架的底端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置有横梁,所述仪器架的中部靠上的位置在长度方向设置有横梁,所述仪器架的顶端在宽度方向设置有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仪器架的后侧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连接扣,通过所述连接扣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和三脚架,所述立柱为多节可伸缩结构,所述三脚架可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采样仪器包括:多功能复合气体分析仪、PM2.5环境浓度检测仪、黑碳检测仪、抽气泵、数浓度粒径谱仪、PM2.5膜采样仪、钢瓶采样泵、气象观测仪中的若干种仪器。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复合气体分析仪、PM2.5环境浓度检测仪、黑碳检测仪、抽气泵的进气端共同连接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连接第一PM2.5切割头,通过所述第一PM2.5切割头采集烟气,所述PM2.5膜采样仪连接第二PM2.5切割头,通过所述第二PM2.5切割头采集烟气。
进一步地,所述钢瓶采样泵包括抽气泵和硅烷化采样钢瓶,所述抽气泵通过第一特氟龙软管进行抽气采样,所述第一特氟龙软管的端部设置有颗粒物过滤膜片,所述抽气泵通过第二特氟龙软管连接所述硅烷化采样钢瓶。
进一步地,所述数浓度粒径谱仪设置有防静电黑胶软管进行抽气采样。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烟气管、变径管、第二烟气管和大流量抽气泵,所述第一烟气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烟气管,所述第一烟气管和第二烟气管通过变径管连接,所述第二烟气管连接所述大流量抽气泵,所述第一烟气管的后段壁上设置有透孔,所述第一PM2.5切割头、第二PM2.5切割头、第一特氟龙软管、防静电黑胶软管通过所述透孔伸入所述烟气管中采集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9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