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连接器端面插合连接分离机构容差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0153.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8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龙;张晓天;庄原;王波;殷新喆;何冰;杨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H01R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端面 连接 分离 机构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端面插合连接分离机构容差设计方法,采用粗校正纠偏和精校正纠偏两级方式。其中粗校正通过在主动端周向设计手爪配合被动段上设计的卡槽实现;精校正通过在主动端对接面上设计的导杆与在被动端对接面上对应位置设计的导杆孔插接配合实现,且在导杆与导杆孔的前端进行了倒角设计。同时还对粗校纠偏与精校正纠偏过程进行设计,实现连接分离装置的主动端与被动端对接过程中完成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自动插合,且插合容差满足电连接器插合的位姿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端面插合连接分离机构容差设计方法,适用于在轨服务空间连接分离机构设计。
背景技术
航天器连接分离技术是实施航天器部件压紧与在轨释放、舱段之间连接与在轨分离以及不同航天器之间在轨连接与分离的关键技术。连接分离机构是实现航天器连接分离/功能的执行装置。随着航天器在轨连接分离任务需求的不断延伸,连接分离机构的功能不再仅限于机械连接与分离,通常包括电路和信息路的连通与断开。电连接器是安装在连接分离机构上用于电路和信息路通断的器件。
连接分离机构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称为主动端1和被动端2,分别安装于两个航天器或部组件上,主动端1与被动端2连接后,两航天器或两部组件实现连接;分离反之。
电连接器通常由插头3和插座4组成,如图1所示,分别安装于主动端1和被动端2上,当主动端1与被动端2完成连接后,电连接器的插头3和插座4完成连接;分离反之。
上述电连接器的连接与断开过程是伴随主动端1与被动端2对接与分离过程同步进行的,由主动端1和被动端2为插头3和插座4的连接与分离提供动力源,同时由主动端1与被动端2组成的连接分离机构提供插头3与插座4插合的容差保障。所以连接分离装置在设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是端面插合电连接器的容差设计。
所谓的电连接器容差设计是指连接分离机构主动端1与被动端2对接过程中能够保障插头3和插座4相对姿态的能力。这里的姿态包括X、Y、Z三个方向的位置及角度α、β、γ。典型的电连接器插头3与插座4插接时需要的位置精度如表1所示,X方向为插接方向。
表1电连接器插接位置精度要求
方向 ΔY ΔZ Δα Δβ Δγ 偏差 1.27mm 2.03mm ±0.5° ±0.5° ±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