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0730.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甄君;顾启佳;程骏超;张驰;赵亮;雷富强;何元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28/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域 海洋 联网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管控系统,包括:水下传感器,用于感知水下信息;水下感知网络网关节点,用于将水下传感器感知的水下信息发送至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用于对水下信息进行预处理和打包,生成融合数据;岸海多通信体制融合接入系统,用于对融合数据进行解析后分类存储;在接收到数据请求消息时,从存储的数据中获取所述数据请求消息所请求的融合数据,分发至各应用终端。本发明在岸基业务中心支持4G、北斗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通信等多通信体制融合接入;在海上信息节点提供基于水声通信、水面组网通信、北斗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通信等通信手段的水下、水面、岸基跨域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依托海上传感网与通信网,实现海洋目标与海洋环境数据的感知应用与系统化管理。广域海洋物联网是指基于岛礁、钻井平台、多功能海塔、浮台与浮标等海上固定信息节点,以及航运船、渔船、养殖工船、无人船艇等海上机动信息节点及其搭载的各类感传装备形成的海洋广域互联互通系统。目前以海洋立体观测网为主体的海洋物联网在应用区域上局限于近岸近海,信息传输方式主要依靠3G/4G公网、有线专网,以及少量的卫星通信,岸海通信管控通常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通用性较差;另外岸海信息交互应用中缺少感传中间件,需要大量的人工转换操作。
随着深远海环境观测与海洋航运、远海渔业养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广域海洋物联网需要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通信管控系统,通过集中管理,能够支撑海上信息节点灵活接入与水下感知网络自由扩展。
目前以海洋立体观测网为主体的海洋物联网系统中,海上多种形态信息节点之间以及信息节点与岸基之间的信息传输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岸海信息交互应用中缺少感传中间件,需要大量的人工转换操作;二是海上信息节点之间缺乏规范化的信息交互接口,难以实现海上信息节点的自由接入;三是海上信息节点对搭载传感器的开放度和兼容度不够,难以实现水下水面传感器的灵活接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管控系统,利用软件定义广域海洋物联网方法,形成一种通用化的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网关功能,在岸基业务中心支持4G、北斗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通信等多通信体制融合接入;在海上信息节点提供基于水声通信、水面组网通信、北斗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通信等通信手段的水下、水面、岸基跨域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管控系统,包括:水下传感器、水下感知网络网关节点、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和岸海多通信体制融合接入系统;
水下传感器,用于感知水下信息;其中,所述水下信息包括:水下目标感知信息和水下环境感知信息;
水下感知网络网关节点,用于将水下传感器感知的水下信息发送至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
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用于对接收到的水下信息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结果进行数据打包,生成融合数据;
岸海多通信体制融合接入系统,用于接收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上传的融合数据,对融合数据进行解析后分类存储;以及,在接收到数据请求消息时,从存储的数据中获取所述数据请求消息所请求的融合数据,并将获取的所述数据请求消息所请求的融合数据分发至各应用终端。
在上述广域海洋物联网通信管控系统中,海上跨域通信管控系统在对接收到的水下信息进行预处理时,包括:
对接收到的水下信息进行数据分类;其中,数据类别,包括:监测数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根据水下信息的数据分类结果,选择相匹配的预处理策略,对各水下信息进行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纸板上料机
- 下一篇:一种三明治加速度计微结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