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循环水清洗预膜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043.7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3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宇博;周世纬;高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B08B9/032;C23C26/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李晨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循环 清洗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余热循环水清洗预膜系统及其方法,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通过第一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发电机润滑机冷却器,发电机润滑机冷却器通过第一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通过第二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连接至真空泵板式冷却器,临时水箱通过清洗供水管线连接至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清洗供水管线上设置泵,清洗回水管线由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引至临时水箱。其可避免管线及换热器腐蚀,增加换热器及管线使用寿命,规避泄漏风险,加强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余热循环水清洗预膜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水系统界区主阀以内管线、发电机润滑机冷却器、真空泵板式冷却器、发电机冷却器需要定期进行清洗、预膜处理,如果不进行冲洗,沉积腐蚀会导致管道等位置泄漏,安全风险较大。另外,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产生水垢,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以及更换换热器、换热管导致沉积腐蚀现象,产生漏点。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循环水清洗预膜系统,其可避免管线及换热器腐蚀,增加换热器及管线使用寿命,规避泄漏风险,加强换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余热循环水清洗预膜系统,其包括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第一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第二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第三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发电机润滑机冷却器、真空泵板式冷却器、发电机冷却器、第一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第二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第三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临时水箱、泵、清洗供水管线、清洗回水管线;所述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通过第一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发电机润滑机冷却器,发电机润滑机冷却器通过第一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所述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通过第二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连接至真空泵板式冷却器,真空泵板式冷却器通过第二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所述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通过第三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发电机冷却器,发电机冷却器通过第三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连接至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临时水箱通过清洗供水管线连接至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清洗供水管线上设置泵,所述清洗回水管线由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引至临时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供水管线上设置循环水泵出口阀,所述清洗回水管线上设置循环水回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区循环水供水主管线上依次设置第一阀门、第一导淋阀、第二导淋阀、第二阀门,所述清洗供水管线接在第二阀门下游,所述吸附装置区循环水回水主管线上依次设置第三阀门、第三导淋阀、第四导淋阀、第四阀门,所述清洗回水管线接在第三阀门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及第三阀门为对夹蝶阀;所述第二阀门及第四阀门为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及第一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上分别设置第五阀门及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阀前与第六阀门阀后通过临时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及第二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上分别设置第七阀门及第八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循环水供水分支管线上设置第九阀组,第三循环水回水分支管线上设置第十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九阀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九阀门、Y型过滤器、第十四阀门;所述第九阀门与Y型过滤器之间设置前压力表,Y型过滤器与第十四阀门之间设置后压力表,所述第九阀门的上游与第十四阀门下游之间设置跨线,跨线上设置第十一阀门。
对本发明进行的进一步说明:实质上本发明清洗预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水冲洗:将循环水管路内积淀的泥沙、杂物冲洗出来,为化学清洗提供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壳体及制作方法、叶片
- 下一篇:一种化纤丝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