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070.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喜茜;孙玉涛;郑逢泰;童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6 | 分类号: | B21D53/06;B23P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热交换器 修复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其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剪刀、钳子、扩口器、刀片、刀杆、推杆、胀杆和胀头;S2、采用刀片配合刀杆,使用气枪将刀杆打入损坏的U型铜管件内腔中,形成两道切口;S3、使用剪刀、钳子将U型铜管件部位和管口部位修整;S4、使用推杆将两道切口中间部位铜片带出;S5、带出后使用钳子拉住铜片将整根铜管件带出;S6、重新插入新的U型铜管件;S7、使用对应的胀杆将U型铜管件胀至要求;S8、再次使用剪刀、钳子修复管口;S9、最后使用扩口器将管口扩至设计要求。该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节约大量成本,加工简易,确保符合设计制造要求,且满足冷媒正常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制冷用热交换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2019年数据显示国内主要制冷空调企业,2018年热交换器因加工问题报废8000余件,造成损失约130万元。目前多数加工企业针对交换器失效都没有有效的修复方法,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胀管、扩口后U型铜管件出现胀裂、扩裂、折扁等问题导致失效,严重影响到铜管内部冷媒流动,换热效率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加工简易,确保符合设计制造要求,且满足冷媒正常流动,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剪刀、钳子、扩口器、刀片、刀杆、推杆、胀杆和胀头;S2、采用刀片配合刀杆,使用气枪将刀杆打入损坏的U型铜管件内腔中,形成两道切口;S3、使用剪刀、钳子将U型铜管件部位和管口部位修整;S4、使用推杆将两道切口中间部位铜片带出;S5、带出后使用钳子拉住铜片将整根铜管件带出;S6、重新插入新的U型铜管件;S7、使用对应的胀杆将U型铜管件胀至要求;S8、再次使用剪刀、钳子修复管口;S9、最后使用扩口器将管口扩至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杆直径小于U型铜管件管径。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胀头包括柱状连接端和胀头端,所述的胀头端一侧固定连接连接端。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胀杆直径小于U型铜管件管径。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推杆长度为600~15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用热交换器修复工艺,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加工简易,确保符合设计制造要求,且满足冷媒正常流动,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防护套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胀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刀片,2、刀杆,3、推杆,4、胀杆,5、胀头,6、连接端,7、胀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0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