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1103.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松涛;刘超超;屈芳婷;郑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35/75;B01F23/80;B01D33/03;B01D33/74;B01D33/76;B07B1/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溶剂油 沥青 混合 油石 分离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供生物油机构、废旧沥青混合料传送带、油石分离发生器、油石过滤机构、油石分离后集料传送带、集料分档筛分机构;油石过滤机构中的承重网上表面左高右低,3%的坡度;集料分档筛分机构中的多层振动筛,振动筛表面均匀设置多个圆孔,从上往下振动筛的孔径逐渐减小,振动筛是坡度为3%的圆锥面结构。采用生物油溶解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沥青,经济、高效的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油石分离,油石分离后的集料可直接作为再生骨料100%利用,过滤得到的生物油,无需提取沥青,通过生物油回收罐回收、储存,100%用于生物沥青制备原料,不需要重新提取,工序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据估计,我国每年将有1.3万公里高速公路、近4万公里普通国省道需要进行大中修或改扩建,产生了大量的沥青混合料的铣刨料。如果能够将其高效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将“固废资源化”立为重点专项。
早期,由于技术等原因,旧沥青路面铣刨料往往被当作工程垃圾,这不仅仅是土工材料的浪费,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环保需求的不断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逐渐以各种形式再被利用于道路建设。常见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方法是将少量废旧沥青混合料直接掺入新料中,其缺点是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需严格控制,掺量大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常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中,如掺有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近代,各种再生技术也逐渐发展,通过外掺再生剂、活化剂,调节旧沥青的化学组分,恢复其相关性能,但是再生技术对集料-沥青的旧界面未进行修复,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仍存在薄弱点。
油石分离技术是通过溶剂油溶解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从而分离出集料以便再利用,同时提取溶剂油中的沥青通过加工亦可回收利用。油石分离技术可使废旧沥青混合料得以高效回收利用。但现有油石分离设备及技术未能经济、高效的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常用油石分离方法一般是采用溶剂油在大罐内浸泡废旧沥青,每处理一罐大约需两天,工作效率极低,且溶剂油中的沥青浓度很低,从溶剂油中重新提取沥青难度大,工序复杂。
生物油是通过植物废渣热解制备的一种可再生材料,其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与石油沥青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生物油与沥青的相溶性很好。同时,溶解了旧沥青的生物油可以直接作为生物沥青的制备原料,无需重新提取里面的沥青,简化了旧沥青再利用的工艺。基于此,本专利提出了一种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石分离设备及技术未能经济、高效的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且溶剂油中的沥青浓度很低,从溶剂油中重新提取沥青难度大,工序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油为溶剂油的旧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包括:供生物油机构、废旧沥青混合料传送带、油石分离发生器、油石过滤机构、油石分离后集料传送带、集料分档筛分机构;
所述供生物油机构由生物油罐,输油管和计流器组成;生物油罐上焊接有一接口和输油管连接,输油管将生物油罐与搅拌锅连通,输油管上安装计流器;
所述废旧沥青混合料传送带位于搅拌锅右侧,废旧沥青混合料传送带通过两个支撑结构支撑,废旧沥青混合料传送带左端位于搅拌锅右侧的正上方,不与搅拌锅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