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分析体外诊断测试条以及诊断测试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132.1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轻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晓轻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分析 体外 诊断 测试 以及 测试仪 | ||
一种电化学分析体外诊断测试条以及诊断测试仪,通过电流型生物传感器检测葡萄糖、尿素、尿酸、乳酸、胆碱、半乳糖、谷氨酸、多肽等分析物在生物样本中的含量。其中,在电化学分析体外诊断测试条中设置空白电极样本中的干扰物导致的干扰信号,第四电极用于修正电子介体被氧化或者还原带来的电流误差,从而使体外诊断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化学分析体外诊断测试条以及诊断测试仪。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信息获取并处理的装置。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传感器,它是以生物活性单元(如酶、抗体、核酸、细胞等)作为生物敏感基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的反应所产生的与目标物浓度成比例关系的可测电信号,实现对目标物定量测定的分析仪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酶作为分子识别原件固定到基础电极浸入底液中并与待检测物质发生酶催化化学反应的仪器。反应中的信号经转化器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待测液浓度与电信号的线性关系检测待测液浓度。到目前为止,电流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临床诊断生物传感器,测定的对象包括酶的底物,如葡萄糖、尿素、尿酸、乳酸、胆碱、半乳糖、谷氨酸、多肽等。
在电流型生物传感器中使用最多的是氧化还原酶,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氧化酶和脱氢酶。酶的电活性中心深埋在蛋白质内部,酶在电极表面吸附后易发生变形,使得酶和电极间难以直接进行电子转移。因此需要电子介体在酶和电极间传递电子。氧化酶在氧化底物的过程中变为还原态的酶;还原态的酶还原氧化态的介体使其变为还原态的介体;还原态的介体在电极上氧化,产生电流信号。常用的电子介体包括二茂铁及其衍生物,铁氰酸盐,醌及衍生物,四氰基奎诺甲烷或者富勒烯等。
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在于它们不仅可与待测量的分析物(或具有该分析物的酶促反应的副产物)进行电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与其他无意被测量的电活性化学成分进行反应,从而影响到对分析物浓度的准确判断。干扰信号的来源包括样本中的干扰物导致的干扰信号以及测量电极中电子介体随时间环境受到光照、稳定等影响而被氧化或者还原带来的额外电流信号。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设置空白电极,通过信号相减的方式消除干扰信号;利用空白电极信号和背景信号基值之间的逻辑判定关系和算法处理来对工作电极电流信号进行校正,如现有技术文献2所述。
现有技术文献1:CN106290530A
现有技术文献2:CN105891297A
然而,现有技术文献1中的方法仅能够消除样本中干扰物的干扰信号,现有技术文献2中背景信号基值通过多个试样预先获得,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实际检测不同样本中的干扰物都是不同的,其背景信号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样本中的干扰物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分析体外诊断测试条以及诊断测试仪,其能够更加准确的消除检测误差,从而提供准确的分析物浓度测量结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分析体外诊断测试条,包括:基片,设置在基片上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工作电极,其表面修饰有针对分析物的氧化还原酶以及电子介体;第二电极为对电极;第三电极为空白电极,其物理属性与第一电极相同,但是没有修饰氧化还原酶以及电子介体;设置于基片上的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用于修正体外诊断测试条电子介体导致的电流信号误差;所述第四电极的物理属性与第一电极相同,其表面修饰有与第一工作电极相同的氧化还原酶以及电子介体,所述第四电极表面修饰所述氧化还原酶以及电子介体的第一时间早于所述第一电极表面修饰氧化还原酶的第二时间特定时间间隔;标签,所述标签包含所述第四电极表面修饰所述氧化还原酶以及电子介体的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一电极表面修饰氧化还原酶以及电子介体的第二时间。
优选的,所述基片为绝缘基片。
优选的,所述绝缘基片为PET片、PC片或者PVC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晓轻,未经贾晓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