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048.1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浒;常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诺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抗震 剪力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包括:主体,侧槽,内件,墙体,移动块,顶件和连接槽;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底部设有底件;所述侧槽为T形结构,且侧槽设在主体的上方两侧;所述内件设在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且内件顶端的插孔内部插入安装有钢筋的底部;此处的主体是用来事先固定安装在底部的混凝土内部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事先将主体固定在混凝土的内部,从而使本装置在安装使用的时候,可以安装在主体的上方,从而使剪力墙在遇到地震的时候,墙体可以与主体接触,从而使墙体可以将全部的震感缓冲,避免墙体在缓冲冲击力的时候带动主体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剪力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
例如申请号:CN201811197926.9中涉及一种剪力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一墙体包括第一墙板、底板、第一加劲肋及第二加劲肋,第一墙板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加劲肋固定连接于第一墙板的侧面,第一加劲肋为平板件,第一加劲肋沿第一墙板的横向设置且与水平面平行,第一加劲肋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劲肋自第一墙板的顶端沿竖直方向向下间隔设置,第二加劲肋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加劲肋呈L型,第一墙体沿竖直方开设有L型通孔,L型通孔贯穿每个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套接于L型通孔的内部并与每个第一加劲肋插接,第二加劲肋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接触,第二加劲肋的一个板面与第一墙板平行,第二加劲肋的另一个板面与第一墙板垂直。本发明能够提高剪力墙的防屈曲能力。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剪力墙在使用的时候,安装起来不够便捷,在安装的时候,通常使用直接浇筑的方法与底部的混凝土固定,若是遇到地震的时候,底部容易直接出现裂痕,抗震性不强,无法将底座事先固定,从而将剪力墙一步步拼接起来,且现有的剪力墙在使用的时候,若是遇到地震出现小幅度倾斜的时候,通常需要将局部的剪力墙进行重建,没有将其辅助复位固定的结构,若是局部重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剪力墙在使用的时候,安装起来不够便捷,在安装的时候,通常使用直接浇筑的方法与底部的混凝土固定,若是遇到地震的时候,底部容易直接出现裂痕,抗震性不强,无法将底座事先固定,从而将剪力墙一步步拼接起来,且现有的剪力墙在使用的时候,若是遇到地震出现小幅度倾斜的时候,通常需要将局部的剪力墙进行重建,没有将其辅助复位固定的结构,若是局部重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包括主体,侧槽,内件,墙体,移动块,顶件和连接槽;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底部设有底件;所述侧槽为T形结构,且侧槽设在主体的上方两侧;所述内件设在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且内件顶端的插孔内部插入安装有钢筋的底部;所述墙体外侧的钢板通过插入的方式安装在侧槽的内部,且墙体外侧的插块插入安装在边槽的内部;所述移动块通过螺栓安装在墙体的顶端,且插槽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墙体的顶端;所述顶件安装在墙体的顶端,且顶件底部的顶槽内部嵌入安装有移动块的顶端;所述连接槽通过均匀排列的方式安装在顶件的顶端,且连接槽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底件的底端以及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底件;所述主体的内部顶端为楔形结构;所述底件为圆柱形结构,且底件的底部外侧设有数个圆形板状结构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侧槽包括有顶块,边槽;所述侧槽的内部安装有矩形板状结构的顶块;且顶块的底部设有橡胶块;所述侧槽的顶端外侧设有矩形结构的边槽,且边槽的顶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诺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诺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件淬火后的转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感应探头的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