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组合物用于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164.3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沛东;李俊;魏方林;毛晨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43/824;A01P1/0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邢月 |
地址: | 317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春雷 霉素 噻唑 组合 用于 防治 铁皮 石斛 软腐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的组合物(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的重量比为1:7)用于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同时促进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提高铁皮石斛品质的用途,以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同时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提高铁皮石斛品质的方法。所述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是通过增加芽数,提高株高,增加最长芽叶片数,促进叶长和/或提高茎秆粗壮度来获得的。所述促进提高铁皮石斛品质是通过提高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来获得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的组合物用于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同时促进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提高铁皮石斛品质的用途和一种铁皮石斛软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属兰科,表皮呈铁绿色,是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中药材。目前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极少,已濒临灭绝,主要是因其自然繁殖率低和人们的长期采挖。现在市场上的铁皮石斛大部分是人工栽培的,育苗是铁皮石斛栽培的关键环节和首要问题。其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在于铁皮石斛喜欢阴湿的环境,营养丰富的栽培基质,而这对病害的发生同样也是极为有利的,在铁皮石斛育苗乃至整个种植期过程中,其病害的发生是影响铁皮石斛成活率、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铁皮石斛软腐病是铁皮石斛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病原菌为欧氏杆菌(Erwinia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病原菌多从幼苗根茎处侵染,也可从裂口或伤口处浸染。病菌在病残组织及带菌基质及昆虫体内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该病发病普遍,面积较大,往往一小片区内每株均受害。温度20~30℃,相对湿度95%以上易造成流行。软腐病主要传播介质为雨水,流行高峰期在4—7月,未经消毒的基质往往易引发该病害发生。
目前铁皮石斛软腐病的药剂防治措施有两种:栽培基质消毒和化学药剂防治。栽培基质消毒主要采用甲基托布津(即甲基硫菌灵)、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对基质进行浸泡或喷雾处理,化学药剂防治主要采用可杀得101、波尔多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等喷雾处理。
目前铁皮石斛软腐病的防治措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铁皮石斛软腐病为土传病害,多在茎基部危害,现常用铜制剂类杀细菌剂,因内吸性差或无内吸而导致效果较差,且存在作物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药害;2)铁皮石斛为珍贵中药材,在选择药剂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药剂,随着农用链霉素因使用安全性问题已被禁用,导致铁皮石斛软腐病可用药剂减少,而生物菌剂起效较慢;3)铁皮石斛常感染多种真菌性病害和软腐病混发病害,现有杀菌剂可混性较差,分开防治费时费力。
因此,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铁皮石斛软腐病的防治方法,是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采用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组合物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可以实现真菌、细菌兼防,且由于噻唑锌、春雷霉素是两种内吸性强、低残留的绿色农药,可用于灌根、喷淋等施药方式,针对软腐病之类的土传病害效果优异,能够杀灭土壤病原菌降低病原基数,又可以内吸向上传导保护植株。特定重量比的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组合物除了能够有效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之外,还能够促进铁皮石斛生长,同时提高铁皮石斛品质。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的组合物用于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同时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提高铁皮石斛品质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的重量比为1:7。
优选的,上述用途中,所述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是通过增加芽数,提高株高,增加最长芽叶片数,促进叶长和/或提高茎秆粗壮度来获得的。所述提高铁皮石斛品质是通过提高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来获得的
优选的,上述用途中,所使用的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的组合物可制备为常规的制剂,例如:制备为固体制剂、可分散固体制剂、分散液体制剂、悬浮制剂、多相制剂、种子处理固体制剂、种子处理液体制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