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农机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2219.0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山;杨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陵金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5/06;A01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农机 机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农机机械,包括有车身,所述车身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有输种机构,所述输种机构包括有第一输种斗,所述第一输种斗固定于所述车身的顶端表面,且所述第一输种斗的底端热熔连接有第二输种斗,所述第二输种斗贯穿所述车身的壳体,且所述第二输种斗的底端固定有输种管,所述第二输种斗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二输种斗的壳体并与所述第二输种斗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运料辊,所述运料辊的外表面呈放射状固定有多个运料板。本发明通过旋转轴和运料辊的配合,使得种子落到呈放射状固定的运料板上时,通过运料板上运料辊的旋转,将种子间隔的播撒到田地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农机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农机机械。
背景技术
农业工作者在从事农业活动时,常常利用播种机进行挖坑和播种来代替传统的人力劳作方式,提高播种效率。
根据专利文献CN 208242174 U所提供的一种农业播种机械可知,该产品通过电机、转辊、触块和铁锹等结构的联动组合,在地中挖出种子坑,通过电机、转辊、触块、挡板、种子漏斗和出料管等结构可以实现播种撒种,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挖坑和撒种子为一体式集成化的播种的方式,但该产品无法对播种的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播种机无法对播种的流量进行控制,导致工作人员进行播种工作时,种子难以均匀的分散到田地中,从而在种子的成长的过程中,一些种子无法有效的吸收田地的营养,无法发芽成长,造成种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农机机械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农机机械,包括有车身,所述车身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有输种机构,所述输种机构包括有第一输种斗,所述第一输种斗固定于所述车身的顶端表面,且所述第一输种斗的底端热熔连接有第二输种斗,所述第二输种斗贯穿所述车身的壳体,且所述第二输种斗的底端固定有输种管,所述第二输种斗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二输种斗的壳体并与所述第二输种斗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运料辊,所述运料辊的外表面呈放射状固定有多个运料板,所述输种管的一侧设有开沟铲,所述开沟铲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底端表面,所述输种机构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有输肥机构,所述输肥机构包括有输肥筒,所述输肥筒的顶端通过水泵连接有输肥管,所述输肥管贯穿所述车身的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输肥筒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扶手,两个所述扶手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扶手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壳体上,两个所述扶手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均套设有海绵握把,每个所述海绵握把的底端均设有多个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输种斗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主动齿轮,且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底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输肥筒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贯穿所述输肥筒的壳体并与所述输肥筒转动连接,且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固定有多个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输肥筒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与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肥筒的内壁涂覆有聚氨酯防腐层。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运料板远离所述运料辊的一侧表面均粘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金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陵金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