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物保鲜的异味清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236.4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邵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鑫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4;A23L3/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沈红星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物 保鲜 异味 清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物保鲜的异味清除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食物保鲜过程中产生的串味和异味等技术问题。本用于食物保鲜的异味清除方法,该异味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需要保鲜储藏的食物进行分类,分为冷藏类的食物和冷冻类的食物;S2、将冷藏类的食物继续分类,将不同种类的冷藏类食物放置于冰箱中冷藏室的不同冷藏腔内;S3、将冷冻类的食物继续分类,将不同种类的冷冻类食物放置于冰箱中冷冻室的不同冷冻腔内;S4、冷藏腔之间各自密封且互不连通,随时打开冷藏门,取出冷藏类食物,则冷藏室内无串味;S5、冷冻腔之间各自密封且互不连通,随时打开冷冻门,取出冷冻类食物,则冷冻室内无串味。本发明具有保持食物新鲜清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物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味清除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食物保鲜的异味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吃饱,还要求吃好,尤其是要求吃高品质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想吃到高品质的食物,尤其是水果、蔬菜、肉类、谷类等,一是要求食物本身的品质要好,二是要求食物要新鲜。但是,如何使食物在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冰箱作为二十世纪人类重大的发明创造成果之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冰箱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冷藏冷冻食物,尤其是室温较高的季节,瓜果蔬菜等放在冰箱中,既能防变质变味,又能在间隔一段时间后继续食用。但是,人们发现食物放入冰箱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串味,冷藏室内也会产生异味。因此,如何健康有效的解决冰箱在储存食物时产生的异味和串味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使用冰箱中的难题。
现有技术中,解决食物保鲜过程中防串味防异味这一问题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在食物上套上保鲜膜:
此方法虽是源头的解决方式,看似简单方便,但是遇到储存大量而又不同种类的食物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储存后的继续使用也极其不便。
二、延缓食物的新陈代谢或所在空间的细菌繁殖: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物运输的保鲜方法及其制品【申请号:CN201710842991.1;公开号:CN109511859A】。这种用于食物运输的保鲜方法包括,灭活的步骤:对食物的细胞进行破壁处理,释放细胞内容物,停止食物的细胞的生物代谢;保鲜的步骤:将破壁处理的产物冷冻,以便于运输。本申请首创性地通过灭活,对食物的细胞进行破壁处理,释放细胞内容物。一是获得高品质食物香味和口感所必须的细胞内容物;二是停止了食物细胞的生物代谢,避免了食物在低温下冻伤。
该专利中公开的保鲜方法虽然可以通过延缓食物新陈代谢的方式对食物进行保鲜,但是,该保鲜方法只适用于长时间运输过程下的储存方式,不适用于固定存储、即存即用的情况,而且延缓食物的新陈代谢不能够阻止食物间互相串味,也无法真正除去食物所在空间的异味。
三、通过改进食物存储所用的冰箱的结构:
A、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串味冰箱【申请号:CN201611121763.7;公开号:CN106766518A】。这种防串味冰箱,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由多个隔板分隔成从上至下依次增大的隔间;所述隔间上设置有可将隔间分割成多个小隔间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包括两条边相互垂直的划分板和密封板;相互垂直的一条划分板边和一条密封板边均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板的高度与相应隔间高度相等。通过隔板将冷藏室分割成多个大小不一的隔间,再用活动挡板将隔间分隔成多个小隔间,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食物存放。活动挡板上的密封条保证其小隔间之间的密封。
该专利中公开的冰箱虽然隔板分隔空间的方式储存食物,但是,该冰箱中隔板只是简单的把区域分开,隔板周围具有缝隙,这样,各个区域是连通的,如果某个区域放置了刺激性气味的实物,如大蒜等,就会串味影响其它区域食物的质量,如另一个区域放置的是蛋糕,口味就会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鑫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鑫鑫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锂点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燃炉烟道止回烟的喇叭口状的止回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