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智能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347.5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严鹏飞;许元初;陈卓;孙潇;严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11/16 | 分类号: | B29B11/16;B29B11/10;B29C64/118;B33Y7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熔融 沉积 成型 智能 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智能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芯材和包裹在智能芯材外的包材,所述智能芯材包括HGCCST线芯,以及包裹在HGCCST线芯外的光固化树脂,所述包材为热塑性树脂;
所述光固化树脂的耐受热温度为255℃及以上;
所述HGCCST线芯的耐受热温度为300℃及以上;
所述热塑性树脂为PVC、PLA或AB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智能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TPU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智能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HGCCST线芯的直径为80-12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智能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芯材的直径为380-4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智能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智能芯材:准备HGCCST线芯和光固化树脂,通过浸涂,得到包覆有一层光固化树脂的智能芯材;
(2)制备智能线材:将步骤(1)中得到的智能芯材与热塑性树脂进行挤压成型,得到智能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3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