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径寻找方法、控制器、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914.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重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12 | 分类号: | H04L45/12;H04L45/128;H04L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 寻找 方法 控制器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径寻找方法、控制器、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网络系统的网络拓扑,判断必经节点是否在网络拓扑的单臂分支上;当必经节点位于单臂分支时,复制单臂分支上的多个目标节点及多个目标节点的链路,得到与每个目标节点对应的复制节点,多个目标节点包括必经节点至单臂分支的根节点的链路上的所有节点;建立必经节点的复制节点与必经节点之间的连线,以及建立根节点的复制节点与根节点的目标相邻节点的连线,得到新的网络拓扑;根据新的网络拓扑确定源节点经过必经节点至目的节点的目标路径,在计算必经节点在单臂分支上的最短路径的过程中,有利于降低运算量、提高运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计算机的路径寻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径寻找方法、控制器、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为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基于SDN的网络系统中,通常涉及到业务的下发,而在业务下发过程中,需要在网络系统中选择一条优质的路径以传输该业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存在需要业务部署或发送到指定网络节点的需求,比如数据备份、业务交互等。指定网络节点即为业务传输过程中的必经节点。目前,当必经节点在网络系统的拓扑链路的单臂分支上时,通常采用分段计算的方式来寻找业务传输的路径。分段计算的方式通常为:计算必经节点与源节点之前的最短路径,以及计算必经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然后组合所计算的最短路径,使得该方式的运算量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径寻找方法、控制器、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改善必经节点在单臂分支上时寻找最短路径的运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寻找方法,应用于包括必经节点的网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网络系统的原始网络拓扑,判断必经节点是否在所述原始网络拓扑的单臂分支上;当所述必经节点位于所述单臂分支时,复制所述单臂分支上的多个目标节点及所述多个目标节点的链路,得到与每个目标节点对应的复制节点,所述多个目标节点包括所述必经节点至所述单臂分支的根节点的链路上的所有节点;建立所述必经节点的复制节点与所述必经节点之间的连线,以及建立所述根节点的复制节点与所述根节点的目标相邻节点的连线,得到新的网络拓扑;根据所述新的网络拓扑确定源节点经过所述必经节点至目的节点的目标路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复制单臂分支上的链路及节点,然后建立必经节点的复制节点与必经节点之间的链路,以及建立根节点的复制节点与根节点的目标相邻节点的链路,得到新的网络拓扑,可以使得必经节点不再位于单臂分支上,从而无需分段计算最短路径,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运算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新的网络拓扑确定源节点经过所述必经节点至目的节点的目标路径,包括:
根据最短路径算法,从所述新的网络拓扑确定所述源节点经过所述必经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将所述最短路径中的复制节点替换为与所述复制节点对应的目标节点,以得到所述目标路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模拟或仿真得到的新的网络拓扑中,必经节点已经未在单臂分支上,此时,便可以通过最短路径算法直接得到经过必经节点的最短路径,而无需采用分段计算方式,从而有利于提高运算效率,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网络系统的原始网络拓扑,判断所述必经节点是否在所述原始网络拓扑的单臂分支上,包括:
通过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所述必经节点至所述源节点的第一类最短路径,以及计算所述必经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类最短路径;判断所述第一类最短路径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类最短路径中除去所述必经节点之外的相同节点,其中,当存在所述相同节点时,确定所述必经节点位于所述单臂分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