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的岔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698.8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余锋;牛均宽;吉敏廷;李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26 | 分类号: | E01B25/26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马天顺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单轨 道岔 结构 | ||
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的岔芯结构,其芯轨截面为倒T型结构,其上部两侧面分别为曲线侧导向面和直线侧导向面,下部上表面为两条走行面;其左、右导向轨设置在芯轨活动端的前方且铰接在同一个驱动架上,当芯轨转辙至曲线状态时,电动推杆推动驱动架水平移动,带动左、右导向轨同步挠曲变形形成曲线状态,使左导向轨与道岔曲线侧导向面对接,右导向轨与芯轨曲线侧导向面对接;当芯轨转辙至直线状态时,电动推杆拉动驱动架水平移动,带动左、右导向轨同步回位形成直线状态,使左导向轨与芯轨直线侧导向面对接,右导向轨与道岔直线侧导向面对接。本发明导向轨通过挠曲变形和芯轨平齐对接无高差,保证了道岔整体线型及过车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悬挂式单轨道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的岔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可动芯道岔岔芯为尖轨(导向轨)和芯轨相互连接,通过芯轨转辙带动尖轨转辙,芯轨转辙到位后,尖轨和道岔梁腹板面(车辆导向面)相切为车轮提供导向。由于尖轨为了满足一定的强度、刚度,尖部要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造成尖轨与道岔腹板面相切后存在高差(如图7),再加上悬挂式单轨可动芯道岔的结构特点,尖轨无法在道岔梁体内隐藏,该高差造成车辆过岔时导向轮与尖轨撞击,影响尖轨使用寿命和车辆过岔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的岔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的岔芯结构,包括左导向轨、右导向轨和芯轨;所述芯轨截面为倒T型结构,且一端为回转中心,另一端为活动端,其上部两侧面分别为曲线侧导向面和直线侧导向面,下部上表面为两条走行面;所述左导向轨、右导向轨为薄板结构,并左右对称竖直设置在芯轨活动端的前方,且左导向轨、右导向轨远离芯轨的一端为固定端,靠近芯轨的一端为活动端;所述左导向轨、右导向轨铰接在同一个驱动架上,且驱动架靠近左导向轨、右导向轨的活动端,所述驱动架一侧铰接有电动推杆;当芯轨转辙至曲线状态时,电动推杆推动驱动架水平移动,带动左导向轨、右导向轨同步挠曲变形形成曲线状态,使左导向轨的导向面与道岔曲线侧左腹板导向面平齐对接在一起,右导向轨的导向面与芯轨的曲线侧导向面平齐对接在一起;当芯轨转辙至直线状态时,电动推杆拉动驱动架水平移动,驱动架带动左导向轨、右导向轨同步回位,左导向轨、右导向轨挠曲变形消失形成直线状态,使左导向轨的导向面与芯轨的直线侧导向面平齐对接在一起,右导向轨的导向面与道岔直线侧右腹板导向面平齐对接在一起。
所述驱动架至少两个且并排设置,且两个驱动架通过驱动臂铰接在一起,所述电动推杆铰接在驱动臂上。
所述驱动架为门型结构,所述左导向轨、右导向轨设置在所述门型结构内,且左导向轨、右导向轨的背面分别铰接在所述门型结构上;所述驱动臂通过长圆孔铰接在门型结构上横梁的中部,所述电动推杆与驱动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驱动架之间。
所述左导向轨和右导向轨均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上导向轨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下导向轨组成,且所述下导向轨位于所述上导向轨的正下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将导向轨(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尖轨)和芯轨分离,将芯轨设计为倒T型结构,将导向轨设计为左右对称的板式结构,芯轨转辙时,导向轨通过挠曲变形和芯轨平齐对接无高差,车辆过岔时导向轮平滑通过对接处,保证了道岔整体线型及过车的平稳性,同时也延长了道岔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过岔时道岔对车辆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曲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芯轨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芯轨的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左右导向轨及驱动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左右导向轨及驱动架的结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母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