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4571.8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喆;姜占鹏;杨洋;崔海龙;王燕红;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折 结构 及其 组合 曲线 设计 方法 综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该管廊转折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线转折段,所述曲线转折段具有内侧曲线廊道壁和外侧曲线廊道壁,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和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廊道壁、第二廊道壁和第三廊道壁,其中:所述第一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内凹表面,所述第二廊道壁具有直线表面,所述第三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外凸表面,所述圆曲线内凹表面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圆曲线外凸表面具有第二曲率半径。本发明的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解决了管廊通风不畅及人员和/或设备顺畅通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管廊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市政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其中缆线管廊特指只容纳电力和通信线缆的城市地下隧道空间。
目前,凡是建设有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线以外的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特别是对于城市中大量未落地的架空电缆,必须进行缆线落地和入廊,其中主要包括10kv电缆和110kv电缆。
由于管廊造价及空间有限,加之电缆需求容量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会尽量压缩内部空间,这就造成了城市地下管廊内部供工作人员检修或是危险状况下的疏散逃生的行动空间十分有限,不利于人员的工作和行动,同时也难以保证每条线缆所需检修及转弯空间。管廊内电力线缆采用双侧布置,加之舱室处于地下空间及较小的行动空间,极易使检修人员心里产生压抑,不利于长期工作状态的保持以及紧急情况下心理状态的保持。
特别的,由于市政道路往往存在渠化段或者变宽段,对于随道路线位设计的城市地下管廊来说,为了满足线位的要求,就必须随之进行转折;或者对于需要在平面上躲避障碍时,均需要进行平面上的折转。目前,国内通常采用45°或其他固定角度的折角来进行折转,这种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设计与施工,降低了工程造价,但往往会造成管廊运维通行人员视觉上的盲区、加剧心理状态的压抑,同时也会对管廊内部的通风、管线的运输以及人员的疏散逃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解决了管廊通风不畅及人员和/或设备顺畅通行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廊转折结构,所述管廊转折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线转折段,所述曲线转折段具有内侧曲线廊道壁和外侧曲线廊道壁,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和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廊道壁、第二廊道壁和第三廊道壁,其中:
所述第一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内凹表面,所述第二廊道壁具有直线表面,所述第三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外凸表面,所述圆曲线内凹表面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圆曲线外凸表面具有第二曲率半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一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一廊道壁之间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三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三廊道壁之间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之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曲线转折段的内侧曲线廊道壁上铺设电缆的状态下,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圆曲线内凹表面的第一曲率半径、以及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圆曲线外凸表面的第二曲率半径,均为最小曲率半径与线缆转弯半径附加值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