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5967.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B29B7/00;B29B9/06;B29C43/02;B29C43/58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罗浩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学 临床 检验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胶塞(3),所述胶塞(3)的底部贯穿管体(1)并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
所述管体(1)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去离子水40-55份、抗菌剂20-22份、双季铵盐12-15份、柠檬酸钠10-12份、抗坏血酸8-10份、枸橼酸钠14-16份、乙醇20-25份、硬脂酸镁15-18份、甘油醛20-22份、聚乳酸16-18份和聚乙烯醇14-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40份、抗菌剂20份、双季铵盐12份、柠檬酸钠10份、抗坏血酸8份、枸橼酸钠14份、乙醇20份、硬脂酸镁15份、甘油醛20份、聚乳酸16份和聚乙烯醇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50份、抗菌剂21份、双季铵盐14份、柠檬酸钠11份、抗坏血酸9份、枸橼酸钠15份、乙醇22份、硬脂酸镁16份、甘油醛21份、聚乳酸18份和聚乙烯醇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55份、抗菌剂22份、双季铵盐15份、柠檬酸钠12份、抗坏血酸10份、枸橼酸钠16份、乙醇25份、硬脂酸镁18份、甘油醛22份、聚乳酸18份和聚乙烯醇1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选用的是纳米氧化银或纳米氧化锌其中的一种,所述聚乳酸是通过可再生植物资源所提取出的淀粉原料而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混合物的制备:将柠檬酸钠、枸橼酸钠、甘油醛和硬脂酸镁放入搅拌釜内,将搅拌釜内部的温度升温至160-20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在350-450r/min的转速下均匀搅拌1-1.5h,当搅拌至无沉淀或结晶,关闭搅拌釜的电源开关从而停止搅拌,然后调节pH至5-6,得到第一混合物等待备用;
S2、第二混合物的制备:将聚乙烯醇和双季铵盐放入混合机内,均匀混合20-30min后,再加入聚乳酸和乙醇,将混合机升温至80-100℃,再搅拌混合5-8min,使得乙醇与混合物料充分溶解均匀,成为乳状混合体,并调节PH值至5-5.5,得到第二混合物等待备用;
S3、物料的挤压造粒:将S1中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以及S2中的第二混合物放入高速搅拌机内,再加入去离子水、抗菌剂和抗坏血酸,在180-200℃的温度条件下均匀混合1-1.5h后取出,将最终得到的混合料放入双螺旋造粒机内进行挤压造粒,造粒结束后将物料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等待备用;
S4、管体(1)的制备:将S3中得到的料粒放入塑化机内进行塑化,控制温度在280-300℃,塑化结束后,将塑化后的物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构对模具中的物料施加压力,使得物料快速成型,最后再冷压6-8S,在模腔内得到管体(1),最后将管体(1)进行脱模处理;
S5、采血管的最终制成:对S4中得到的管体(1)进行抽真空处理,最后再盖上安全帽(2),使得胶塞塞住管体(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9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端恒阻滤波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