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线路及电缆终端过渡线夹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6747.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朋;刘文东;吴寅郎;王晨阳;黎玉强;薛清;宋晓光;张凤银;吴俊雄;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21;H01R13/639;H01R24/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线路 电缆 终端 过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线路及电缆终端过渡线夹。电缆终端过渡线夹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过渡套管,其中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电缆线芯,并且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接部。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架空线路的下引线,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接部。过渡套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外,过渡套管设有第一卡位以及第二卡位,第一卡位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第二卡位与第二卡接部卡接。上述电缆终端过渡线夹有效避免过渡线夹松脱现象发生,提高了电缆终端的连接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导线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网线路及电缆终端过渡线夹。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电缆是供电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高压电力电缆包括架空线路以及埋在地下的电缆线路。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占地较多的架空线路渐渐被被埋设在地下的电缆线路所替代。电缆线路两端的终端称为电缆终端。电缆线路与架空线相连的电缆终端分为户外终端和户内终端。
目前,常用的户外终端与架空线的引下线是通过“连扳+螺栓紧固”的方式进行连接。在电缆负荷过高时,容易引起连扳发热。而且由于户外终端无遮蔽物遮挡,经常处于日晒雨淋的环境中,容易导致连接螺栓锈蚀,最终导致连扳连接松脱,从而加剧了连扳发热的频率和程度,严重时可将螺栓熔断,从而致使导线坠落,发生短路事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电缆终端连接安全性问题,提供一种电网线路及电缆终端过渡线夹。
一种电缆终端过渡线夹,包括:
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电缆线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接部;
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引下线,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接部;
过渡套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外,所述过渡套管设有第一卡位以及第二卡位,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二卡位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上述电缆终端过渡线夹通过在电缆线芯设置第一连接件,在架空线路的下引线设置第二连接件,然后通过过渡套管连接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从而实现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的连接过渡,进一步地,通过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卡接部与过渡套管的第一卡位卡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卡接部与过渡套管的第二卡位卡接,从而加强过渡套管与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即使过渡套管因热胀冷缩等原因引起小距离的松动,第一卡位与第一卡接部的卡接连接,以及第一卡位与第一卡接部的卡接连接仍能起到很好的稳固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过渡线夹松脱现象发生,提高了电缆终端的连接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管部,所述第一管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缆线芯的线芯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孔的孔壁设有贯穿所述孔壁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副相连接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管部的轴向连接的第一柱部,所述第一柱部为实心柱体,所述第一柱部穿设在所述过渡套管内,所述第一柱部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引下线的线孔,所述第二管部套设在所述引下线上并与所述引下线压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管部的轴向连接的第二柱部,所述第二柱部为实心柱体,所述第二柱部穿设在所述过渡套管内,所述第二柱部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套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以及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共同限定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柱部与所述第二柱部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卡位以及所述第二卡位间隔地设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第一凸台卡接,所述第二卡位与所述第二凸台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