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6980.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泰;史翔文;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粉碎 还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包括刀轴、刀盘、旋耕刀、旋转横刀、弯刀,所述的刀轴上设有若干个相同的粉碎单元,刀轴与粉碎单元之间通过刀盘固定连接,每个粉碎单元包括刀盘、旋耕刀、旋转横刀、弯刀,所述的刀盘为自定心卡盘,刀盘中心的孔内和刀轴上设有键轴结构,通过键连接定位固定,所述的旋耕刀截面为四分之一的圆弧,旋耕刀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旋转横刀是设于相邻的粉碎单元之间,旋转横刀分为顺时针旋向横刀、逆时针旋向横刀。本发明的粉碎装置利用秸秆制作有机肥是培肥土壤和保持地力,同时提高了刀轴以及前端的旋耕刀、旋转横刀力学性能,改变优化了旋转横刀的刃口形状尺寸等,提高了通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是指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30%以上的秸秆资源通过焚烧或以乱堆乱放等形式被处理,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交通运输,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生产和生活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包括刀轴、刀盘、旋耕刀、旋转横刀、弯刀,所述的刀轴上设有若干个相同的粉碎单元,刀轴与粉碎单元之间通过刀盘固定连接,每个粉碎单元包括刀盘、旋耕刀、旋转横刀、弯刀,所述的刀盘为自定心卡盘,刀盘中心的孔内和刀轴上设有键轴结构,通过键连接定位固定,所述的旋耕刀截面为四分之一的圆弧,旋耕刀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旋转横刀是设于相邻的粉碎单元之间,旋转横刀分为顺时针旋向横刀、逆时针旋向横刀,旋转横刀的两端通过卡槽和螺丝与刀盘固定连接,且沿刀轴周向120°分布,所述的弯刀一端设于刀盘上,通过螺母安装固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粉碎装置利用秸秆制作有机肥是培肥土壤和保持地力,同时提高了刀轴以及前端的旋耕刀、旋转横刀力学性能,改变优化了旋转横刀的刃口形状尺寸等,提高了通用性和经济性。
作为改进,所述的刀轴为轴类零件,且刀轴上设有若干定位的阶梯轴。
作为改进,所述的旋耕刀的一端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螺栓与刀轴上的阶梯轴内定位槽固定安装。
作为改进,所述的旋转横刀分为顺时针旋向横刀、逆时针旋向横刀,每相邻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向横刀之间相差30°。
作为改进,所述的旋耕刀棱边轮廓曲线为螺旋线,且旋耕刀的刃口长度占整个横刀长度的三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的旋耕刀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刀轴,2、刀盘,3、旋耕刀,4、旋转横刀,5、弯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装置,包括刀轴1、刀盘2、旋耕刀3、旋转横刀4、弯刀5,所述的刀轴1上设有若干个相同的粉碎单元,刀轴1与粉碎单元之间通过刀盘2固定连接,每个粉碎单元包括刀盘2、旋耕刀3、旋转横刀4、弯刀5,所述的刀盘2为自定心卡盘,刀盘2中心的孔内和刀轴1上设有键轴结构,通过键连接定位固定,所述的旋耕刀3截面为四分之一的圆弧,旋耕刀3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旋转横刀4是设于相邻的粉碎单元之间,旋转横刀4分为顺时针旋向横刀、逆时针旋向横刀,旋转横刀4的两端通过卡槽和螺丝与刀盘2固定连接,且沿刀轴1周向120°分布,所述的弯刀5一端设于刀盘2上,通过螺母安装固定。
所述的刀轴1为轴类零件,且刀轴1上设有若干定位的阶梯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攀援支架及其在野大豆栽培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