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7579.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炼;章文军;赵静静;华燕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壳体内沿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依次设有阻隔室、吸附室及过滤室,阻隔室内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两个转轴之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包括覆盖阻隔室的主网、绕卷于转轴上的副网,阻隔室内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后,主网带动副网向吸附室方向运动。本发明可加强过滤网的缓冲性能,提高过滤网的承受力,减少过滤网破损,进而可加强过滤网对漂浮及固体状态污染物的阻隔作用,加强污水的排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555005U公开的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及景观化处理系统,包括有沿河道水流方向布置的围隔,该围隔将河道间隔为污水河道及清水河道,污水河道与污水排放口导通,围隔朝向污水排放口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污水排放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排水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的污水河道内设有纳米耦合曝气系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对河道污水的处理是将污水通过污水排放口排入污水河道中并通过纳米耦合曝气系统进行处理后,再通过排水口进行排放,在将污水通过污水排放口排放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过滤网的设置,可对污水中的漂浮及固体状态的污染物进行过滤,但是在污水排放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漂浮及固体状态的污染物会逐渐累积,对第一过滤网产生较大的冲击力,由于第一过滤网是固定的,一旦漂浮及固体状态的污染物冲击力过大时,易导致第一过滤网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加强过滤网的缓冲性能,提高过滤网的承受力,减少过滤网破损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壳体内沿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依次设有阻隔室、吸附室及过滤室,所述阻隔室内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覆盖所述阻隔室的主网、绕卷于所述转轴上的副网,所述阻隔室内设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主网受污染物冲击带动所述副网向所述吸附室方向运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到阻隔室内,污水经过主网后进入至吸附室内及过滤室经过清理后排出,而污水中处于漂浮及固体状态的污染物等受到主网的阻隔滞留于阻隔室内,并随着污染物的逐渐累积,增加对主网的冲击力,主网在受到增加的冲击力时产生向吸附室方向运动的趋势,此时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使得绕卷于转轴上的副网随主网向吸附室方向运动,以使主网向吸附室方向扩张,以减缓主网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可加强过滤网受到增加的冲击力时的缓冲性能,有利于减少过滤网的破损,进而可加强对漂浮及固体状态污染物的阻隔作用,加强污水的排污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上的套环、周向设置于所述套环外侧壁上的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随污水的流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阻隔室的内侧壁上设有软性阻隔杆,所述软性阻隔杆依次抵靠于转动过程中的若干所述隔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性阻隔杆抵靠于隔板上时,可限制隔板的运动,以使副网稳定绕卷于转轴上,当主网受到的冲击力增加时,副网产生随主网向吸附室方向运动的趋势,同时污水流动对隔板产生冲击,使得隔板产生脱离软性阻隔杆限制的转动力,进而使得软性阻隔杆弯曲并解除对当前所抵靠的隔板的限制,转轴转动并使得绕卷于转轴上副网随主网向吸附室方向运动,以加强主网的缓冲。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隔板背对转轴的侧壁到转轴侧壁的距离沿套环的周向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副网完全绕卷于所述转轴上时,所述软性阻隔杆抵靠于到转轴侧壁距离最小的隔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