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细粒度有机污泥加料流延配制用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438.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俞欢凤;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欢凤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粒度 有机 污泥 加料 配制 用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微细粒度有机污泥加料流延配制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前支架,机架的另一侧设有内支架,前支架的顶部设有进泥仓,进泥仓的顶面为倾斜面;内支架的顶部设有流延仓,流延仓的顶面为倾斜面;机架的内部设有对接仓,对接仓的上侧与进泥仓连接,对接仓的下侧与流延仓连接;进泥仓的顶部设有搅拌加料机构,所述搅拌加料机构包括呈平行布置的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安装在进泥仓的顶面中间位置,进泥仓的侧部位置设有步进电机,主动滚筒的轴向设有旋转轴,步进电机的前部与旋转轴的端部连接。本发明对微细粒度有机污泥进行更加充分地稀释与分散,大大提高了对微细粒度有机污泥进行搅拌与稀释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装置,特别涉及微细粒度有机污泥加料流延配制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污泥是由原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物质组成的。原污泥:未经污泥处理的初沉淀污泥。二沉剩余污泥或两者的混合污泥。初沉污泥:从初沉池底排出的初沉污泥含有的固体物质浓度约为3%~8%。初沉污泥固体物质中有机物约占70%,因此初沉污泥极易变成厌氧状态并产生臭味。 二沉污泥:从二次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体。消化污泥:经过好氧消化或厌氧消化的污泥,所含有机物质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趋于稳定。回流污泥:由二次沉淀分离出来,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剩余污泥: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污泥气:在污泥厌氧消化时,有物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俗称沼气。现有的污泥如微细粒度有机污泥不方便进行冲液稀释,对微细粒度有机污泥进行分散操作效率低,对微细粒度有机污泥进行搅拌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对微细粒度有机污泥进行更加充分地稀释与分散,大大提高了对微细粒度有机污泥进行搅拌与稀释的效率;通过流延仓使搅拌处理后的微细粒度有机污泥向下送出的微细粒度有机污泥加料流延配制用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微细粒度有机污泥加料流延配制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前支架,机架的另一侧设有内支架,前支架的顶部设有进泥仓,进泥仓的顶面为倾斜面;内支架的顶部设有流延仓,流延仓的顶面为倾斜面;机架的内部设有对接仓,对接仓的上侧与进泥仓连接,对接仓的下侧与流延仓连接;进泥仓的顶部设有搅拌加料机构,所述搅拌加料机构包括呈平行布置的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安装在进泥仓的顶面中间位置,进泥仓的侧部位置设有步进电机,主动滚筒的轴向设有旋转轴,步进电机的前部与旋转轴的端部连接;从动滚筒的轴向设有从动轴,从动轴的轴向设有进料孔,从动轴的外端设有从动齿轮,旋转轴的外端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主动滚筒包括搅拌滚筒体,搅拌滚筒体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主出液孔,搅拌滚筒体的内部安装有内管,内管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副出液孔,搅拌滚筒体的外端设有旋管,从动齿轮套装在旋管的外周面;旋管的轴向套装有进液管,进液管穿过进料孔,进液管的一端与内管连通,进液管的另一端外接有抽液管,抽液管的一端与进液管连接,抽液管的另一端设有抽液泵,抽液泵安装在加料罐内,加料罐安装在机架的外侧部位置;流延仓与对接仓之间设有搅拌滚筒,机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与搅拌滚筒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内顶部设有顶架,顶架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下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设有升降座,升降座的底面设有刷板,刷板安装在搅拌滚筒的上方,刷板与搅拌滚筒的轴向平行;顶架的顶面两侧均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内套装有移动轴,移动轴的下端与升降座的顶面连接,移动轴的上端为自由端;移动轴的上端设有限位帽,限位帽的直径大于导向筒的管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欢凤,未经俞欢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