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605.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云;李琼;王文彬;蒙天骐;邓志祥;邓才波;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40;H01F38/1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范鑫鑫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定位 无线 充电 系统 | ||
1.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用于对蓄电池的三段式充电,第一阶段为恒流阶段;第二阶段为恒压阶段;第三阶段为涓流阶段,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发射部分(1)和接收部分(2);所述发射部分(1)包括依次连接的市电(11)、整流模块(12)、高频全桥逆变模块(13)、LCC补偿模块(14)、发射线圈(15)以及第三线圈(16);所述接收部分(2)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25)、LCL/S补偿模块(24)、整流稳压模块(23)、滤波模块(22)以及负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发射部分(1)采用LCC拓扑的补偿方式,通过该拓扑能够实现原边的恒流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接收部分(2)采用LCL/S可切换型的拓扑进行补偿;当副边处于LCL补偿时,系统能够实现对负载的恒流输出,实现三段式充电中的恒流阶段;当副边处于串联S补偿时,系统能够实现对负载的恒压输出,实现三段式充电中的恒压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线圈(16)与发射线圈(15)反向连接,并放置于发射线圈(15)的中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发射线圈(15)以及接收线圈(25)皆采用矩形绕制方式,并在转角处以圆弧代替;第三线圈(16)采用圆形绕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由定位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线圈设计方法如下:
(1)确定系统的工作频率、线径、发射线圈以及接收线圈边长、第三线圈直径;
(2)确定传输距离以及目标的互感值;从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都只绕制1匝开始,计算互感值MPS,若MPS符合要求,则令第三线圈的匝数为1,计算互感值MTS,若MTS符合要求,则将此情况下的参数进行记录,若MTS不符合要求,将第三线圈的匝数加1,继续计算MTS,直至MTS符合要求或第三线圈的匝数无法再增加,此时将发射线圈的匝数加1,并将接收线圈的匝数重置为1;若MPS不符合要求,则将接收线圈的匝数增加1,再次计算互感值MPS,如此往复,直至接收线圈的匝数不能够继续增加,此时同样将发射线圈的匝数加1,并将接收线圈的匝数重置为1,继续重复上述步骤;
(3)通过上述步骤能够获得共n种第三线圈直径为d的条件下符合要求的情况,在这n种情况中挑出最佳的结果,并重新做好记录;
(4)此后使第三线圈的直径减小Δd,继续进行上述步骤;
(5)最终能够获得m种最佳结果,在这m种最佳结果中挑选出最优结果,如此便可得到在目标条件下的最佳参数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6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