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放电式DC-DC变换电路及其充放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768.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杰;曾岳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dc 变换 电路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放电式DC‑DC变换电路及其充放电系统,其中变换电路包括输入电容C1、输出电容C2、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电感L1、继电器开关管Q3、继电器开关管Q4;功率开关管Q1与功率开关管Q2电性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均外接第一驱动电路;输入电容C1与功率开关管Q1连接,输入电容C1与功率开关管Q2连接;功率开关管Q1外接双向AC/DC电源的正极;功率开关管Q2外接双向AC/DC电源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接在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功率开关管Q2的漏极之间;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C2、继电器开关管Q3连接;电容C2与功率开关管Q2连接,且外接电池的负极;继电器开关管Q3与继电器开关管Q4连接,继电器开关管Q4的漏极外接电池的正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充放电式DC-DC变换电路及其充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是电力储能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而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的基础核心部件,电池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也极大地制约着新能源的发展。比如时下火热的锂电池具有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同样应用在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但我们同样要注意到的是,锂电池的安全事故也频频爆光,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锂电池充放电老化不到位造成的。除此之外,电池充放电老化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循环性能、充放电效率等等性能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图1是传统的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原理图,其可实现电池充放电功能。该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应用了高频隔离变压器,且采用全桥和推挽相结合,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如图2所示为该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充电模式1。通过双向AC/DC电源给该双向DC/DC变换器供电,与此同时开关管K1和开关管K4同时导通,通过高频隔离变压器把能量从初级线圈耦合到次级线圈,与此同时开关管K5导通,从而实现能量正向流动,给电池充电。
如图3所示,为该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充电模式2。其充电模式2和充电模式1相似。
如图4所示,为该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放电模式1。电池作为直流电源放电,与此同时开关管K6导通,通过高频隔离变压器把能量从次级线圈耦合到初级线圈,与此同时开关管K2和开关管K3同时导通,从而实现能量反向流动,能量回馈给双向AC/DC电源。
如图5所示,为该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放电模式2。其放电模式2和放电模式1相似。
以上所述的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如下:
(1)该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由于受到高频变压器的限制,单模块的功率不能做的很大。因此,针对需要大功率检测工况时,则需要多模块并联,此时增加了检测的复杂性和检测的成本。此外,多模块并联通讯,必然影响到多模块并联输出的动态响应时间,很难满足严苛的工况检测要求。再此,高频隔离变压器传输的是高频脉冲信号。在传输的瞬变过程中,漏感和分布电容会引起浪涌电流和尖峰电压以及振荡,造成功率损耗增加。
因此该采用高频隔离的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效率低于非隔离的充放电式DC/DC变换器的效率。所以用该变换器长时间检测电池过程中,用电成本较高,节能环保效果不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7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
- 下一篇:用于ADAS的车辆过弯时选取目标的方法、系统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