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002.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靳普;袁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普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H01M10/44;B60L53/50;B60L53/53;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途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3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充电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通过能量源Si向外部负载充电的模式中,所述能量源Si包括电能发生模块Ti和储能模块Bi,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能量源Si被分配的输出功率PSi,基于输出功率PSi的大小确定能量源Si的初始工作模式为低功率L模式、中功率M模式、高功率H模式中的一种;充电过程中,随着输出功率PSi的变化,使能量源Si在L模式、M模式、H模式以及T模式下自动切换。本发明的多模式充电方法使得能量源可以在多个工作模式下自动切换,使得能量源能够准确地跟踪不断变化的负载功率需求。工作模式间切换条件的设置使得能量源的输出更平缓,减少燃机的启动、停机操作,保护燃机的同时减少系统损耗,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电源中,针对一个单能量源(包括电能发生模块+储能模块)而言,由于包含两个电量来源,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负载功率需求会逐渐降低,但某些情况会导致负载功率需求增加(例如,对于负载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而言,理论上负载功率需求呈现阶梯式下降,每一功率阶梯是水平的,但实际充电时每一功率阶梯的后半段会出现升高的情况;或者由于新负载的接入导致功率需求增加)。
现有充电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48424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程式电动车开发的移动充电系统以及方法中,仅将充电模式划分为电能存储装置和增程器同时供电、增程器单独供电和电能存储装置单独供电模式(见CN109484242A图5)。公开号为CN10950162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程器开发的充电装置用充电系统以及方法中,仅通过被充电车辆剩余电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这两个值来调整增程器的功率输出。上述方法均难以实现对能量源内部的两个电量来源进行高效的控制以有效减少系统损耗。
因此,如何高效地控制能量源内部的两个电量来源,使其跟踪负载功率的变化,且尽量减少电能发生模块的启动、关闭操作以减少系统损耗,对于基于电能发生模块、储能模块的充电设备而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系统损耗的多模式充电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模式充电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通过能量源Si向外部负载充电的模式中,所述能量源Si包括电能发生模块Ti和储能模块Bi,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能量源Si被分配的输出功率PSi,基于输出功率PSi的大小确定能量源Si的初始工作模式为低功率L模式、中功率M模式、高功率H模式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L模式为当能量源Si在该模式下运行时,由储能模块Bi单独对负载输出电能或由电能发生模块Ti对负载输出电能同时向储能模块Bi充电;
所述M模式为当能量源Si在该模式下运行时,由储能模块Bi单独对负载输出电能或由电能发生模块Ti、储能模块Bi同时对负载输出电能;
所述H模式为当能量源Si在该模式下运行时,电能发生模块Ti、储能模块Bi同时对负载输出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普,未经靳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热挤压件控温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