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及含该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897.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超;李素丽;赵伟;袁号;李俊义;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田欢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及含该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该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重量份数计,将5~90份有机溶剂溶解0.01~27份功能聚合物制备均匀混合A体系;(2)将A体系、锂盐、功能添加剂和功能反应剂混合均匀,即得到混合液;(3)将所述混合液进行原位聚合得到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能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及含该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目前已经在数码产品、动力及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液态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热失控,从而导致安全问题。固态锂离子电池是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能从根本上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目前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主要有聚合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和氢化物电解质。目前聚合物电解质主要是存在室温电导率低、耐氧化性差等缺点,硫化物电解质主要是存在与水分敏感且目前成本较高,氧化物电解质主要是存在电导率较低、界面接触差等缺点,氢化物电解质主要是氢负结构不稳定且与现有体系不兼容。为改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有研究人员提出以半固态电解质作为一个过渡应用产品,半固态电解质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既具有固态电解质的安全性,又具有于液态电解质相媲美的锂离子电导率。但是半固态电解质存在均一性差、加工困难等问题。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申请号为201810272566.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原位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以电解质盐、有机溶剂、丙烯酸酯类及引发剂为原料,原位制备固态电池,该专利能改善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接触,但是引入引发剂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副反应。申请号为201810562363.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以无机锂盐和碳酸酯低聚物制备电解液,注入到正负极中间后,经过处理形成全固态电池,但是该专利在将电解液形成固态电解质过程中,存在生产流程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对于现有的锂电池,安全性能更优的锂离子电池,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包括硼结构;
其中硼结构为:
所述R52-R66均为有机官能团,所述硼结构的分子量为500~10W。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还包括碳酸酯结构;
其中所述碳酸酯结构为:
所述R32-R40均为有机官能团,所述碳酸酯结构的分子量为500~10W。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还包括下式酯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R32-R39、R44-R51均为有机官能团,所述酯结构的分子量为500~10W。
具体的,上述聚合物电解质以有机溶剂、功能聚合物、锂盐、功能添加剂和功能反应剂为原料来制备,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反应: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重量份数计,将5~90份有机溶剂溶解0.01~27份功能聚合物制备均匀混合A体系;
(2)将A体系、锂盐、功能添加剂和功能反应剂混合均匀,即得到混合液;
(3)将所述混合液进行原位聚合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