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换热器及控制PM2.5的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922.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兆军;吴广志;李翠翠;付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4F7/003;F24F8/108;F24F8/192;F24F11/89;F24S10/70;F24S23/70;F24S60/00;F24D15/02;F24F110/64 |
代理公司: | 青岛仟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9 | 代理人: | 纪尚旭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换热器 控制 pm2 新风 系统 | ||
1.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冷源入口、冷源出口和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置多块蓄热块,多块蓄热块堆叠在一起,每块蓄热块中设置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所形成的通道用于流通热源,所述热源从热源进口进入,经过第一孔,然后从热源出口排出;沿着热源流动的方向,蓄热材料的蓄热能力逐渐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蓄热块为陶瓷蓄热块。
3.一种新风系统,包括集热器、蓄热换热器、冷源模块,所述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然后通过蓄热换热器传递给蓄热材料,冷源模块包括冷源通道,所述冷源通道与蓄热材料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冷源通道中的冷源,所述的冷源是空气,所述的空气加热后输送到建筑物房间内,从而形成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就是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蓄热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通道设置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中设置有静电除尘器,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静电/超声耦合除尘段,静电/超声耦合除尘段入口段设置pm2.5检测仪,用于检测入口位置的pm2.5的浓度,pm2.5检测仪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的pm2.5浓度自动控制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
如果检测的pm2.5浓度变高,则控制器自动增强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如果检测的PM2.5浓度变低,则控制器自动降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包括集热管和反射镜,所述集热管是扁平管,所述扁平管的下部扁平面与反射镜的反射面相对,扁平管包括下部底板和上部上盖,上盖和底板装配在一起形成扁平管的空腔,空腔内供流体流动,所述底板包括多个换热区域,每个换热区域包括竖板和柱肋,所述竖板包括位于换热区域中心的第一竖板、包围在第一竖板外部的第二竖板和包围在第二竖板外部的第三竖板;
第一竖板包括四块,相邻的第一竖板之间设置间隔,相邻的第一竖板之间呈垂直关系,四块第一竖板的延长线形成第一正方形;
第二竖板包括四块,相邻的第二竖板之间设置间隔,相邻的第二竖板之间呈垂直关系,四块第二竖板的延长线形成第二正方形,所述每块第一竖板的延长线通过两块第二竖板的中点;
第三竖板包括四块,相邻的第三竖板之间设置间隔,相邻的第三竖板之间呈垂直关系,四块第三竖板的延长线形成第三正方形,所述每块第二竖板的延长线通过两块第三竖板的中点;
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之间设置多个柱肋;
所述底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竖板外部的第四竖板,所述第四竖板为平行设置的两块,两块第三竖板的延长线经过一块第四竖板的中点;
所述扁平管包括设置在上盖上的多个流体进口,每个换热区域设置一个流体进口,流体进口设置每个换热区域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未经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9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