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分区混合采样的不平衡集成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9988.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欣;任昺;何杨;李康生;井潇;纪维佳;查森;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20/20 | 分类号: | G06N20/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区 混合 采样 不平衡 集成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分区混合采样的不平衡集成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1)根据少数类邻域中的多数类占比将样本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多数类安全区、少数类安全区、边界区、少数类噪声区,根据每个少数类邻域的多数类占比与其总和的比值生成权值,据此确定每个少数类邻域的合成数目,以随机线性插值方式对边界区少数类进行过采样;
(2)对多数类安全区采用随机欠采样,剔除少数类噪声区样本但保留少数类安全区样本,生成平衡数据集;
(3)构建三种集成学习模型:偏向多数类的原始模型、局部域加强和削弱模型、偏向外围边界的混合模型,根据放入原始数据集的测试点近邻的不平衡程度,自适应地选择相应的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少数类邻域中的多数类占比将样本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多数类安全区、少数类安全区、边界区、少数类噪声区,根据每个少数类邻域的多数类占比与其总和的比值生成权值,据此确定每个少数类邻域的合成数目,以随机线性插值方式对边界区少数类进行过采样,具体说明如下:给定不平衡训练集D,首先将训练集D划分为多数类集Dmaj和少数类集Dmin,定义边界区Dborder、少数类噪声区Ddanger-、少数类安全区Dsafe-、多数类安全区Dsafe+并初始化四个区域为空集,+表示多数类样本,-表示少数类样本,然后遍历少数类集Dmin,少数类集Dmin包括少数类样本xi,i=1,2,...,Nmin,Nmin为少数类集样本数目,通过kNN算法寻找每个少数类样本的k个最近邻居点并统计邻居点中少数类样本的数目Ni-,i=1,2,...,Nmin,其中k=5,并将邻居点中多数类样本存储到边界区Dborder中,计算少数类邻域中的多数类占比如果Γ=0,将该少数类样本加入到少数类噪声区Ddanger-;如果Γ∈(0,1),将该少数类样本及其邻域中多数类样本加入到边界区Dborder;如果Γ=1,将该少数类样本加入到少数类安全区Dsafe-;剩余训练集D的样本加入到多数类安全区Dsafe+,训练集D剔除少数类噪声区Ddanger-获得过滤集Dfilter,统计边界区Dborder的样本数目Nborder,包括少数类样本数目m和多数类样本数目n,在少数类样本xi中找出属于边界区Dborder的少数类样本xborder_i,i=1,2,...,m,统计每个xborder_i邻域中多数类样本个数Ni+,i=1,2,...,m,计算边界区域需要合成的样本数G=(m+n)×b-m,b∈[0.5,1],其中b为合成比例因子,取b=1时,合成后少数类样本数目和多数类样本数目保持平衡,其数目为原来总样本个数,对于每个边界区少数类样本xborder_i,计算k个近邻样本点中属于多数类样本的比例,记作根据每个少数类邻域的多数类占比与其总和的比值生成权值对边界区的每个少数类样本计算合成数目gi=wi×G,i=1,2,...,m,通过SMOTE方法在边界区每个少数类样本周围合成gi个少数类样本,将合成的少数类样本加入边界区Dborder获得边界区过采样集Dborder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9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