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0048.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喆;王强;王沛然;邹丹;杨连报;郭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玉婷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行车 事故 风险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铁路行车事故与导致铁路行车事故的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中间原因事件与导致各中间原因事件的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基础原因事件包括人为原因事件和技术原因事件;根据铁路行车事故与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中间原因事件与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铁路行车事故的风险评估函数;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的风险评估函数,获取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概率,并通过海藻球的方式展示风险评估结果。本发明实施例考虑了导致铁路行车事故的技术条件和人为因素,使得对铁路行车事故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风险评估结果的显示更加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行车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给铁路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如何减少乃至避免事故的发生是铁路企业日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铁路企业中具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履职和检查中通过手机端记录了大量的工作写实和考核,如发牌、失职、红线和监察通知书等。
现在对铁路行车事故的风险评估多是从技术条件的角度,即更多考虑的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比如钢轨磨损程度,机车零部件的运行状态等。根据构成事故因素的技术条件进行风险评估,虽然相对较为客观,但是因为现阶段对引起事故的技术条件多种多样,过于复杂,人们又很难采集到构成事故风险的所有技术条件。
因此,现有的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难免会出现疏漏构成事故因素的技术条件,从而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的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只考虑构成事故因素的技术条件,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铁路行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铁路行车事故与导致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导致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的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基础原因事件包括人为原因事件和技术原因事件;
根据所述铁路行车事故与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所述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风险评估函数;
根据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风险评估函数,获取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概率。
具体地,获取铁路行车事故与导致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导致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的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包括: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获取所述铁路行车事故与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所述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铁路行车事故与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所述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事故树图。
具体地,根据所述铁路行车事故与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所述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风险评估函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与所述基础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导致每个所述中间原因事件的基础原因事件;
根据导致每个所述中间原因事件的任一基础原因事件的历史事件对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影响程度和该基础原因事件的严重程度,获取每个所述中间原因事件的风险评估函数;
根据所述铁路行车事故与所述中间原因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导致所述铁路行车事故的中间原因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0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