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0839.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汇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骨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包括电机骨架及绕线,所述电机骨架设置为外方内圆的环状,在所述电机骨架的圆形内壁等间距向内侧凸出形成有4个绕线柱,相邻两个绕线柱之间形成有非封闭的绕线腔,在相对的2个绕线腔中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插针端与第二插针端,所述绕线从第一插针端的下方接入,再依次经两侧绕线柱绕线后,再从第二插针端的下方传出;将现有技术中相互间隔开的四股绕线集中为单一的一股绕线,并从第一插针端接入,而从第二插针端接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错线、电阻率不一、短路等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绕线骨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绕组是电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需要通过对应的电机参数来确定绕组的圈数、线径等相关数据;而在现有技术的四极电机骨架绕组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绕线的方便,往往是将绕线分为相互间隔开的四段,且分别通过机械装置实现绕线,绕线完成后再将各分隔的线头锡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快速绕线的目的;然而其存在以下问题:(1)四个绕组间共存在八股线头,在锡焊在一起时,容易导致错接的风险,从而存在安全隐患;(2)锡焊时会增大线头接触端的截面积,进而导致绕线电阻率不一,严重时甚至产生短路等现象;(3)锡焊位置靠近骨架,在锡焊时容易与骨架粘连从而引起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包括电机骨架及绕线,所述电机骨架设置为外方内圆的环状,在所述电机骨架的圆形内壁等间距向内侧凸出形成有4个绕线柱,相邻两个绕线柱之间形成有非封闭的绕线腔,在相对的2个绕线腔中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插针端与第二插针端,所述绕线从第一插针端的下方接入,再依次经两侧绕线柱绕线后,再从第二插针端的下方传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针端包括固定设置于绕线腔内部的插针基座,在所述插针基座的内部斜向上方左右对称伸出设置有2个延伸柱,在每个所述延伸柱的上方竖直向上伸出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表面向上凸出且固定设置有连接头,在连接头的外周外套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翼,所述斜翼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翼,所述侧翼从插针帽的侧面伸出设置,在每个所述插针帽的内部设置有插针轴,所述插针轴向下延伸并插入插针筒的内部,绕线的进入端与所述插针轴位于插针筒的内部下方固连,并缠绕于所述插针轴的外周,再从所述插针轴的伸出插针筒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插针帽的下方向两侧绕线柱延伸。
进一步地,在每个连接柱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呈半环状的连接头,在连接头的半环状的两端分别外套有1个连接筒,且在2个连接筒的上方同时固定连接有斜翼。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柱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斜翼位于所述连接头的背面且与所述侧翼之间呈钝角连接。
进一步地,在2个延伸柱中间设置有分隔板,在插针基座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板的径向外侧固定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针端与第二插针端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套体,所述安装套体的径向内侧与所述分隔板配合,所述安装套体的径向外侧与所述限位板配合。
进一步地,在每个绕线柱的径向内侧分别向上及向下延伸设置有内挡板,在每个绕线柱的径向外侧分别向上及向下延伸设置有外挡板,所述内挡板设置为与绕线柱内壁贴合的整体圆弧状,所述外挡板设置为与电机骨架圆形内壁贴合的分体圆弧状。
进一步地,在每个绕线柱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外挡板从所述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分隔设置为左右对称的分体圆弧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挡板的径向外壁设置有外凸条,在所述内挡板的径向内壁设置有内凸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汇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汇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0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