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209.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绩峰;刘锡良;陈东升;陈飞;陆跃;张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赢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G09B23/38;H02J7/35;H02J7/14;A01G9/02;A01G31/06;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学校 屋顶 多功能 生态 教育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屋顶生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包括屋顶基体,屋顶基体上设支撑块,支撑块顶部固定设有座椅板,支撑块底部设有雨水过滤仓,屋顶基体上设导水槽,支撑块的内侧设有爬藤类种植仓、花草类种植仓和水培种植架,屋顶基体上信息展示屏和控制单元,支撑块内置蓄水泵和水肥一体机,爬藤类种植仓和花草类种植仓内均设有信息采集单元,屋顶基体上还设有用于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的供电装置。本系统由太阳能和风能提供电力,能源清洁环保,且具有自主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作业的功能,节约水资源、便于管理,具有实用性能,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屋顶生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建筑物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形成大量的“城市沙漠”。而起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作用的绿地面积日渐减少,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出现了“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实践证明,屋顶绿化是一项投资少、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提高绿地面积的有效措施,也是美化城市,活跃景观的一种好办法。具有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吸热、降低“热岛效应”、节水节能的作用。而在学校建筑的屋顶,现有的绿化种植功能单一,不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休息的空间,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学校建筑的屋顶,现有的绿化种植功能单一,不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休息的空间,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包括屋顶基体,所述屋顶基体顶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固定设有座椅板;
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底部设有雨水过滤仓,所述屋顶基体上设有与雨水过滤仓相对应的导水槽,所述雨水过滤仓内置蓄水泵,所述蓄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内部;
所述支撑块为C字形水泥空腔基体,所述支撑块的内侧依次设有爬藤类种植仓、花草类种植仓和水培种植架;
所述支撑块内侧的屋顶基体上固定设有信息展示屏,所述信息展示屏背部固定设有控制单元,所述爬藤类种植仓和花草类种植仓内均设有信息采集单元;
所述支撑块内置有水肥一体机,所述水肥一体机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爬藤类种植仓、花草类种植仓和水培种植架上;
所述屋顶基体上还设有用于学校屋顶多功能生态教育系统的供电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风力发电机,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座椅板之间,风力发电机设置在屋顶基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内置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及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以CPU为核心的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板上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座椅板的底部设有一圈照明灯带,所述照明灯带为多彩LED灯带结构,所述光线传感器及照明灯带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爬藤类种植仓和花草类种植仓均为透明亚克力种植皿结构,所述透明亚克力种植皿内自下而上依次填充设有鹅卵石层、生土层和营养土层,所述营养土层为镁磷肥、尿素、硝酸钾、氯化钾、碳酸钙、一水硫酸锌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水肥一体机的水源输入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蓄水池和自来水管,所述水肥一体机的输出端为带有雾化喷头的灌溉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赢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赢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