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1309.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玉;郭荣英;肖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12;A61L27/20;A61L27/54;A61K41/00;A61P19/08;C08G63/91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纳米 黑磷 功能 修饰 改性 乳酸 纤维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Ⅰ、以聚左旋乳酸为原料,支化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通过氨解反应得到氨基化改性聚乳酸;
Ⅱ、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黑磷纳米片;
Ⅲ、以步骤Ⅱ制得的黑磷纳米片为药物载体,布洛芬为模型药物,采用浸渍吸附法制备载药黑磷;
Ⅳ、以海藻酸钠包裹步骤Ⅲ制得的载药黑磷,以二价锶离子为交联固化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载药黑磷/海藻酸钠复合微球;
Ⅴ、利用步骤Ⅳ制得的载药黑磷/海藻酸钠复合微球与步骤Ⅰ制得的氨基化改性聚乳酸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将载药黑磷/海藻酸钠复合微球均匀分散到氨基化改性聚乳酸溶液中,经过冷冻诱导的热致相分离过程得到二维纳米黑磷修饰的多功能化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所述的黑磷纳米片是以块状黑磷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得的,具体为:采用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配成含黑磷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溶液中所含黑磷的浓度为1 mg/mL,在冰水浴中变频超声8~10 h后制备黑磷纳米片,变频频率分别为45HZ,80HZ,1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所述的载药黑磷是通过浸渍吸附法制备的,具体制备条件为:黑磷纳米片的用量为5 mg,布洛芬药物溶液的浓度为15~20 mg/mL,载药温度为室温,载药时间为15~20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Ⅳ所述的载药黑磷/海藻酸钠复合微球是通过反相乳液法制备的,具体制备条件为:选择的油相是环己烷,其用量为100 g,分散稳定剂为司班60和吐温60的混合物,司班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3:1,载药黑磷的用量为7.0~8.0 mg,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9~12 mg/mL,交联剂氯化锶溶液的浓度为0.15~0.25 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所述的氨基化改性聚乳酸是通过聚乳酸与聚乙烯亚胺发生氨解反应制备的,具体制备条件为:所用的溶剂为1,4-二氧六环,聚乳酸溶液的浓度为7.0~9.0wt%,支化聚乙烯亚胺改性剂的浓度为0.8~1.2 %,氨解反应的温度为60 ℃,氨解反应时间为15~30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纳米黑磷功能化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Ⅴ中的载药黑磷/海藻酸钠复合微球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均匀分散到氨基化改性聚乳酸溶液中,并采用冷冻诱导的热致相分离技术获得具有网状纳米纤维结构的支架,冷冻诱导的热致相分离过程中的冷冻相分离温度为-25~-40℃,冷冻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前端气封的皮带主轴
- 下一篇:电磁先导式四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