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在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338.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梦蕾;陈成聪;高宇;史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光 降解 乌龙茶 中哒螨灵 残留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在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的应用,紫外光波长为240‑260nm,紫外光照射时间为60‑360min,能够显著降低哒螨灵残留含量,并且不影响乌龙茶各项理化指标。紫外光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的降解方法,包括的步骤为:配制哒螨灵的甲苯标准品,将其与乌龙茶混合;设定紫外光波长和时间,启动紫外照射装置,开始紫外照射处理乌龙茶加标样品;紫外照射结束后,取出处理后的乌龙茶,测定施用降解方法前后哒螨灵含量以及水分含量、总灰分、水浸出物含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且在不影响乌龙茶中的理化指标,同时实现灭菌作用。本发明能够在其他茶叶的生产中进行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光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紫外光在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农产品,中国茶产量世界第一,世界上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消费茶饮料,其产品质量对保障人体健康、促进贸易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乌龙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其特殊的原料、环境、工艺赋予了茶品质和功能的独特性。在乌龙茶原料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农药。农药残留已成为乌龙茶的主要污染因子,农药残留超标成为制约乌龙茶出口的最大障碍。目前,乌龙茶茶叶中超标率较高的主要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哒螨灵(Pyridaben)是广谱、触杀性杀螨剂,对螨的整个生长期即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很好的效果,对移动期的成螨同样有明显的速杀作用,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哒螨灵残留超标的报道。因此,寻求安全、高效,同时不影响乌龙茶品质的降低哒螨灵残留方法,对保障乌龙茶食品安全,促进乌龙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所采用的农药残留降解手段已有多种,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和微生物降解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波、吸附法和电离辐照法等,但是存在影响茶叶香气物质的含量,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的问题。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尚在实验室阶段,在实施农残降解相关技术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茶叶中的其他物质产生影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氧化、光催化等,光化学降解方法中,破坏了农药的分子结构,将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光化学降解法能够有效去除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并且最大程度上不影响乌龙茶的各项理化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乌龙茶中哒螨灵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紫外光在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紫外光在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的应用,紫外光波长为240-260nm,紫外光照射时间为60-360min,能够显著降低哒螨灵残留含量,并且不影响乌龙茶各项理化指标。
紫外光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的降解方法,包括的步骤为:配制哒螨灵的甲苯标准品,将其与乌龙茶混合;设定紫外光波长和时间,启动紫外照射装置,开始紫外照射处理乌龙茶加标样品;紫外照射结束后,取出处理后的乌龙茶,测定施用降解方法前后哒螨灵含量以及水分含量、总灰分、水浸出物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紫外光在降解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的应用,能够降低乌龙茶中的哒螨灵残留含量,同时对乌龙茶水分含量、总灰分、水浸出物含量等没有显著影响,对保障乌龙茶的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乌龙茶中的哒螨灵残留含量,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紫外照射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已经实现工业化,因此,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乌龙茶中的哒螨灵残留含量,且在不影响乌龙茶中的理化指标,同时实现灭菌作用。本发明能够在其他茶叶的生产中进行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乌龙茶中哒螨灵残留降解曲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含有茶叶基质的哒螨灵标准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