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金蚕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520.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毅;高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小毅 |
主分类号: | D01F4/02 | 分类号: | D01F4/0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蚕丝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金蚕丝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结茧后即得含金蚕丝;所述蚕体为5龄后5~7天的家蚕。本发明将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而不是其他组织,对蚕损伤较小;与此同时,选择5龄后5~7天的家蚕注射,此时蚕的丝腺已发育成熟即将结茧,可避免过早注射导致蚕死亡,吐出的蚕丝即为含金蚕丝。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得的蚕丝含金量可达15ppm~80pp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丝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金蚕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在服装、医药、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在蚕丝中掺入贵金属,可以提高蚕丝的导电性或导热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蚕丝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金蚕丝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蚕丝含有贵金属金,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金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结茧后即得含金蚕丝;所述蚕体为5龄后5~7天的家蚕。
优选的,所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中纳米金颗粒的质量浓度为(4.6~14)×10-3g/L;每个蚕体中纳米金颗粒分散液的注射量为100~200μL。
优选的,将所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进行超声30~60min。
优选的,所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包括:将氯金酸溶液和还原剂混合,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
优选的,所述氯金酸溶液中金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175~2.35g/L。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柠檬酸钠、维生素C或葡萄糖;所述还原剂以还原剂水溶液的形式使用。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氯金酸溶液中氯金酸质量的1~3倍。
优选的,将氯金酸溶液和还原剂混合具体是:将氯金酸溶液滴加到60~80℃的水中,煮沸5~10min,加入还原剂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还原反应在煮沸条件下进行,所述还原反应的时间为5~15min。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含金蚕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金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结茧后即得含金蚕丝;所述蚕体为5龄后5~7天的家蚕。本发明将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而不是其他组织,对蚕损伤较小;与此同时,选择5龄后5~7天的家蚕注射,此时蚕的丝腺已发育成熟即将结茧,可避免过早注射导致蚕死亡,吐出的蚕丝即为含金蚕丝。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得的蚕丝含金量可达15ppm~80ppm。
本发明含金蚕丝的制备方法简单,可得到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含金蚕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金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金颗粒分散液注射到蚕体的丝腺中,结茧后即得含金蚕丝;所述蚕体为5龄后5~7天的家蚕。
在本发明中,所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氯金酸溶液和还原剂混合,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金颗粒分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小毅,未经黄小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