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802.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立;冯亚敏;张研;许留洋;孙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C01G49/06;H01F1/01;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466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铁磁性 复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在Fe掺杂含量为3‑10mol%内,饱和磁化强度达到0.5‑2.0emu/g,矫顽力达到780‑820 Oe。该种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具有优良磁性的全氧化物Cu1‑xFexO体系的铁磁性颗粒,铁磁性颗粒可均匀镶嵌在反铁磁CuO中间,形成良好的铁磁/反铁磁耦合界面,在交换偏置体系中具有优良的交换偏置效应,是制备与铁磁/反铁磁系统交换偏置效应相关的电子器件的优良材料,可应用到一维、二维及三维电器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磁性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铁磁性材料密切相关的铁磁性/反铁磁性系统交换偏置效应,是磁性存储器基本构件的物理基础之一,在自旋电子学器件制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铁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决定了铁磁/反铁磁系统交换偏置效应的结果,进而影响电子器件的性能。
目前对铁磁性/反铁磁性系统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Co/CoO、Ni/NiO、Fe/Fe3O4 和Fe/Fe2O3 等方面,且绝大部分复合材料的研究制备,集中在二维薄膜方面,但该种磁性材料的存在磁化强度不高、应用受限等问题,使得磁性材料综合应用性能不高,该种薄膜结构的交换偏置效应材料,受制备工艺,颗粒大小等的因素的影响,性质不稳定,且只能应用在二维电子器件方面,应用领域十分受限,经济价值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增大磁性材料的磁化强度
2、扩展磁性材料的应用范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在Fe掺杂含量为3-10mol%内,饱和磁化强度达到0.5-2 .0emu/g,矫顽力达到780-820 Oe;
所述新型铁磁性铜铁复合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溶液配制、沉淀、洗涤、烘干、预烧、烧结步骤;
所述溶液配制,其特征在于, FeCl3·6H2O占的FeCl3·6H2O和CuCl2·2H2O摩尔总量的3%-10%;超声频率为20-25Hz,超声时间10-12分钟;
所述沉淀,沉淀剂是碳酸氢氨,浓度为0.2-0.3g/mL,碳酸氢氨溶液以2mL/分钟流速缓慢加入,每2分钟采用pH试纸测试一次,使反应后的PH值保持在7-8;
所述洗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直至洗涤溶液从蓝色洗至无色;
所述烘干,干燥温度为120-130℃,干燥时间为2-3小时;
所述预烧,先将沉淀物研磨成面粉状,后再300-350℃下预烧3-4小时;
所述烧结,需圆形模具中用10MPa的压力压制成直径为1cm、厚度为1mm的小圆片,后置于400-600℃温度下烧结6-6.5小时;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磁性的全氧化物Cu1-xFexO体系的铁磁性颗粒,该铁磁性颗粒可均匀镶嵌在反铁磁CuO中间,形成良好的铁磁/反铁磁耦合界面,在交换偏置体系中具有优良的交换偏置效应,是制备与铁磁/反铁磁系统交换偏置效应相关的电子器件的优良材料,可应用到一维、二维及三维电器件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师范学院,未经周口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方法
- 下一篇:游泳池安全信息处理及救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