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及其多层地下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2047.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鹏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34;F24F11/89;A62C2/06;A62C3/00;E04H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地下 车库 系统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包括负一层车库的排烟机房、负一层车库的水平主风管及贯穿地下车库的若干竖向风管;若干竖向风管与水平主风管连通,水平主风管与排烟机房内的排烟风机相连接;竖向风管在每一层地下车库内开设有排烟口;通过排烟风机在水平主风管和竖向风管内形成负压将车库内的烟雾排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层地下车库,包括上述的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多层地下车库的若干梁与柱子偏移搭接,在梁的一侧和柱子之间构成偏移位,连接预埋件设置在该偏移位处。本发明的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安装简便、精简了车库管道线路、成本低、节约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地下车库层高;本发明的多层地下车库提高了车库利用率,整洁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及其多层地下车库,属于建筑通风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地下车库均设有排烟系统以在车库火灾情况下排放有毒有害烟气,每层车库独立设置排烟机房、风机,并设置独立的排烟风管(主风管尺寸达到2000mmX400mm)。因为每层车库水平主风管的设置,造成目前地下车库层高普遍较高(层高3.5m以上),管道占用造成的浪费高度较高,空间利用不够充分;且在每层车库设置独立的机房,降低了车辆停放可利用的面积及减少了车位。在每层车库设置独立的排烟风管,使整个车库内的管线排布复杂,不够整洁美观,且整个排烟系统造价过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及其多层地下车库,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及其多层地下车库中存在的管道安装排布复杂、成本高、排烟系统占用面积大、地下车库层高过高以及管道占用造成的浪费高度较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包括设置在负一层车库的排烟机房、负一层车库的水平主风管以及贯穿若干层地下车库的若干竖向风管;所述若干竖向风管与水平主风管连通,所述水平主风管与排烟机房内的排烟风机相连接;竖向风管在每一层地下车库内开设有排烟口;所述竖向风管由若干预埋在楼板上的连接预埋件和若干排烟管节构成;所述若干排烟管节通过若干连接预埋件连通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预埋件的上下两端;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排烟管节上;通过排烟风机在水平主风管和竖向风管内形成负压将车库内的烟雾排出。
通过在地下车库负一层设置一个机房以及水平主风管,不需再在其他层车库设置主风管,通过负一层水平主风管与竖向风管连通,在机房内的排烟风机的带动下,可在水平主风管和竖向风管内形成负压,将车库内的烟雾排出室外。通过连接预埋件和排烟管节的设置,可方便安装,在对下车库施工时,即可将连接预埋件先预埋在楼板上,待地下车库建成后,再将管节安装其上即可。
排烟机房内的排烟风机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后在15秒内联动启动风机。排烟风机也可手动开启。
进一步,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每一层车库的顶部。烟雾一般集中在每一层车库的顶部,故将排烟口设置在每层车库排烟管节的顶部,便于排出烟雾。
进一步,在若干排烟口上方均设置有常开的隔断竖向风管的防火隔断阀。当火灾蔓延至排烟口,温度超过280摄氏度时,防火隔断阀自动关闭排烟口,防止火灾通过排烟管道蔓延至另外楼层。
进一步,所述连接预埋件包括固定在楼板内的固位部和分别设置在固位部上下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预埋件分别通过上下两端的连接部与排烟管节相互固定连接。
通过在连接预埋件上设置上下两端的连接部,可直接拼装排烟管节,方便安装施工。针对多层地下车库,在最底层车库可不设置排烟管节,直接通过将连接预埋件的下端作为排烟口,如需在该排烟口上安装其他结构,也可将其他结构直接安装在该预埋连接件的下端,节约了成本。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预埋件的连接部和排烟管节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丝孔耳帽,通过螺丝与耳帽相互配合将连接预埋件与排烟管节相互连接。通过螺丝与排烟管节以及连接预埋件上螺丝耳帽相互配合,可快速将连接预埋件和排烟管节紧固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鹏,未经蓝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电阻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皮辊自动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