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065.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查文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525;H01M10/613;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45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软包装 动力 锂离子 电池组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包括底板、上板和位于底板与上板之间的壳体,所述底板和上板四角均开设有用于供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且位于上板上端和底板下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底板上端等距开设有用于放置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第一凹槽,所述底板上端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开设有用于插接隔板的第二凹槽。本发明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隔板、底板、上板和壳体之间便于组装和拆卸,进而使得维修更方便,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更换方便;通过进风孔和吸风机的设置可使得壳体内空气流动更快,散热效果更好,保证锂离子电池组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应用不断推广,锂离子电池已经批量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软包锂离子电池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不会发生爆炸,因此安全性能好,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拆装不方便,不便于更换维修,且由于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工作时易发热,如不能及时散热,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包括底板、上板和位于底板与上板之间的壳体,所述底板和上板四角均开设有用于供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且位于上板上端和底板下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底板上端等距开设有用于放置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第一凹槽,所述底板上端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开设有用于插接隔板的第二凹槽,所述隔板左右两侧面均等距一体成型凸条,所述凸条外侧面粘接有硅胶片,相邻两组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散热槽,所述上板下端面中部一体成型连接有与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和隔板相匹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箱体,所述进风箱体前后左右侧均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上板上且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上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箱体,所述排风箱体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吸风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底板上端面和上板下端面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柱的定位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箱体和排风箱体四角均粘接有脚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之间通过复合导电片串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板和凸条均为金属材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孔和吸风机处均安装有过滤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师范学院,未经安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