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072.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创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30;G01J1/02;H02S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静宇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在线 监控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环境监控技术领域的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支撑柱,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设置限位槽,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连接紧固板,所述拉杆的前端活动设置旋转握柄,所述固定箱的前端外壁左右两侧均设置限位块,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光板,所述太阳能光板的左侧底部设置支撑杆,方便的对不同高度与不同地点的环境进行实施监控,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可以及时保护太阳能光板,保证传感器更换后固定牢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环境监控大都是在线监控同时与预警装置连接在一起进行使用,不仅方便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施监控,还可以通过预警装置让人们方便读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环境监控装置一般都设置在壳体中,通过壳体固定在某一位置,这样只能对周围的特定的环境进行监控,不方便对不同高度与不同地点的环境进行监控,使得监测得出环境的信息不够准确,同时现有的环境监控装置一般都使用太阳能进行自动补充电量,太阳能光板一般都是露天存放,阴雨风雪天气,太阳能光板不能及时保护,容易损坏,对于不同环境经常需要更换监测使用的传感器,而现有的装置更换传感器步骤复杂,传感器在更换完成后不够牢固,会严重影响环境监控的进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支撑柱,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壳体,且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均活动连接支撑柱,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设置限位槽,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连接紧固板,所述拉杆的前端活动设置旋转握柄,且旋转握柄的前端贯穿至固定箱的前侧,所述固定箱的前端外壁左右两侧均设置限位块,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光板,所述太阳能光板的左侧底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光伏逆变器,且光伏逆变器设置在太阳能光板的下方,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光度感应器,且光度感应器设置在太阳能光板的前侧,所述壳体的顶部左侧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右侧外壁设置外护罩,所述外护罩的内腔活动设置遮雨布,所述遮雨布的一端贯穿至外护罩外侧并设置限位环,所述壳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拉动装置,且拉动装置通过限位环连接遮雨布,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蓄能电池,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设置滚轮。
优选的,所述拉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外护壳,所述外护壳的内腔设置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连接拉绳,两组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均连接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限位环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均匀设置与拉绳匹配的螺纹形线槽,且转轴的外壁设置两组挡板,且两组拉绳设置在两组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旋转握柄通过连接轴连接拉杆,且壳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与连接轴匹配的开口槽,所述旋转握柄的旋转角度为几十度。
优选的,所述外护罩的内腔通过滚轴活动连接遮雨布,且遮雨布固定连接在滚轴上的一端通过涡卷弹簧与滚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滑块,且支撑柱靠近壳体的外壁设置与滑块匹配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固定底板,通过电动伸缩杆将装有环境监控装置的外壳安装在固定底板上,同时在固定底板的底部设置滚轮,使固定底板可以在监控环境中上下调节高度,同时方便带动监控装置移动,可以方便的对不同高度与不同地点的环境进行实施监控,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创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创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