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珍珠发泡棉用塑胶粒的切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154.8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宁;吴春山;胡冠宏;张应权;郑江川;邱美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东县新永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B29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珍珠 发泡 塑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珍珠发泡棉用塑胶粒的切粒结构,包括机台、传送装置、塑胶裁切装置及胶粒回收盒;通过设置塑胶成型组件,能够在塑胶进行切割之前,将塑胶通过多个环形刀片先切割成半径更小的条形塑胶,进而使得在切割组件切粒后的塑胶的大小相同,从而能够解决在塑胶冷却后或塑胶上粘接有水分出现未完全冷却的情况,导致塑胶会粘接在一起,使得切粒后的塑胶大小不一,影响后面的工序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在胶粒回收盒开设冷却槽,冷却槽用于加入冷却液,能够对切粒后的塑胶进一步地冷却,避免切粒后的塑胶粘接在一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珍珠发泡棉用塑胶粒的切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切粒机是一种切粒机,主要用于加工废旧塑料薄膜(工业包装膜、农业地膜、大棚膜、啤酒包、手提袋等)、编织袋、农用方便袋、盆、桶、饮料瓶、家具、日常用品等,适用于大部分常见的废旧塑料,是废旧塑料再生行业用途最广,使用最广泛,最受用户欢迎的塑料再生加工机械。塑料切粒机模具分为手动和电动,造粒机需经常换网用以去掉杂质,挤出模具一般为18孔,过滤网阻塞后挤出机压力很大,原始手动换网会比较累,可使用电动模具,用电动机代替人工,省时省力。
现阶段的塑胶在挤出机挤出后,需要进行冷却工序,再进行切粒,但是塑胶冷却后的仍然会出现未完全冷却的情况,进而导致塑胶在进行切粒之前会粘接在一起,从而导致切粒后的塑胶大小不一,影响后面的工序,同时,由于现阶段的塑胶是通过进入冷水槽进行冷却,如此,塑胶上难免会有水分,进而同样也会导致塑胶粘接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切粒后的大小统一、能够避免塑胶在未冷却的情况下粘接在一起的珍珠发泡棉用塑胶粒的切粒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珍珠发泡棉用塑胶粒的切粒结构,包括:
机台,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安装架、传动组件及塑胶成型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机台上,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塑胶成型组件包括固定板及多个环形刀片,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各所述环形刀片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避位孔,各所述环形刀片的中心轴线分别与各所述避位孔的中心轴线一一对应重合;
塑胶裁切装置,所述塑胶裁切装置包括防护罩、转动组件及切割组件,所述防护罩、所述机台及所述安装架共同形成置物腔,所述转动组件及所述切割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置物腔内,所述切割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上;及
胶粒回收盒,所述胶粒回收盒设置于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胶粒回收盒位于所述切割组件的下方,所述胶粒回收盒上开设有冷却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塑胶冷却组件,所述塑胶冷却组件包括底座、储液槽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移料架及承接板,所述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储液槽位于机台的一侧,所述移料架设置于所述储液槽上,所述承接板设置于所述移料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压辊及主动压辊,所述第一从动压辊及所述主动压辊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从动压辊与所述主动压辊之间设置有进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同步轮设置于所述机台上,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相啮合,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轮上,且所述第一旋转轴用于带动所述主动压辊转动,所述第二旋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三同步轮上,且所述第二旋转轴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从动压辊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东县新永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东县新永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