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3013.8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豪;刘亚辉;胡英杰;邵严;郭江涛;黄友胜;林引;王飞;戴剑波;何青松;贺奎;周代勇;胡宇;孙中光;胡亮;赵光绪;徐闯;刘世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F13/42;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以太网 串口 数据传输 效率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太网网络端向串口端传输数据时,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源数据,为源数据增设标记数据得到标记源数据;
S2.对标记源数据进行封包并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端;
S3.判断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本地数据,如是,则进入步骤S4;如否,返回步骤S1;
S4.获取本地数据中的用户数据,并判断用户数据是否为标记源数据,如是,则将标记源数据去除标记数据后剩余的数据作为有效数据,并进入步骤S5;如否,返回步骤S1;
S5.将有效数据发送至串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标记数据包含N个字节,N≥4,一个字节对应一个数据值;其中:
当N=4时,第一个字节为任意数据值,第二至第四个字节为三个连续的数据值;
当N>4时,在第一个字节后的字节中任选三个连续字节设置数据值,且该三个连续字节的数据值为连续值,其余字节为任意数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判断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本地数据,具体包括:
对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该数据的协议代码;
判断协议代码是否为UDP,如是,则不是本地数据;如否,则是本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判断用户数据是否为标记源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增设标记数据时标记数据所处的增设位置;
根据增设位置从用户数据中提取对应数据;
判断对应数据是否为标记数据,如是,则用户数据是标记源数据;如否,则用户数据不是标记源数据。
5.一种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串口端向以太网网络端传输数据时,包括如下步骤:
a.为串口设备中的数据增设标记数据得到标记串口数据;
b.将标记串口数据发送到串口端;
c.判断串口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标记串口数据,如是,则将标记串口数据去除标记数据后剩余的数据作为有效数据,并进入步骤d;如否,返回步骤a;
d.对有效数据进行网络封包并发送至以太网网络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标记数据包含N个字节,N≥4,一个字节对应一个数据值;其中:
当N=4时,第一个字节为任意数据值,第二至第四个字节为三个连续的数据值;
当N>4时,在第一个字节后的字节中任选三个连续字节设置数据值,且该三个连续字节的数据值为连续值,其余字节为任意数据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判断串口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标记串口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增设标记数据时标记数据所处的增设位置;
根据增设位置从串口端中的数据中提取对应数据;
判断对应数据是否为标记数据,如是,则串口端中的数据是标记串口数据;如否,则串口端中的数据不是标记串口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30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