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3915.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厚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8 | 分类号: | A47L5/28;A47L9/00;A47L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吸式 吸尘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吸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连接有滚轮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回旋管,所述回旋管的底部呈开口状,所述底板的本体左侧开设有与回旋管底部开口位置相对应的吸尘槽,所述回旋管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排尘管,所述回旋管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吸尘槽、回旋管之间对应设置,能够对灰尘进行吸附,从而能够使得回旋管距离地面较近,从而实现提高吸尘力度的作用;通过排尘管输出到集尘罐的内部,并通过集尘罐内部的水进行收集即可,且不容易出现灰尘再次飞出的情况;通过过滤筛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控制进入集尘罐内的灰尘不会上浮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
一般吸尘器的功率为400-1000W或更高,便携式吸尘器的功率一般为250W及其以下。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较高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灰尘等杂物依次通过地毯或地板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滤尘袋,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
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时,对于尘土的吸附作用较小,且对于吸附的尘土集中收集和分离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时,对于尘土的吸附作用较小,且对于吸附的尘土集中收集和分离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连接有滚轮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回旋管,所述回旋管的底部呈开口状,所述底板的本体左侧开设有与回旋管底部开口位置相对应的吸尘槽,所述回旋管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排尘管,所述回旋管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回旋管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底端连接有抽吸扇叶,所述抽吸扇叶位于回旋管的内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集尘罐,所述排尘管插接到集尘罐的上表面上并延伸至集尘罐的内腔下侧,所述集尘罐的上表面还插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端延伸至集尘罐的内腔上侧,所述集尘罐的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集尘罐的前壁下侧设置有排杂口,所述排杂口与集尘罐的内腔连通,且排杂口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为万向滚轮组件。
优选的,所述排尘管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回旋管为铝合金回旋管,且所述回旋管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纵向设置有支架,所述排尘管的上端贯穿支架。
优选的,所述集尘罐的内腔上侧横向设置有过滤筛板,所述排尘管贯穿过滤筛板并延伸至过滤筛板的下侧,所述出气管位于过滤筛板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排尘管的管路下侧且位于集尘罐的内腔设置有球形瓶体,所述球形瓶体位于过滤筛板的下侧,且球形瓶体的直径大于排尘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支撑防护支架网,所述支撑防护支架网位于过滤筛板的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吸尘槽、回旋管之间对应设置,能够对灰尘进行吸附,从而能够使得回旋管距离地面较近,从而实现提高吸尘力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厚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厚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3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