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复合菌剂的盐碱土改良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44548.7 申请日: 2019-12-24
公开(公告)号: CN111088168B 公开(公告)日: 2023-04-07
发明(设计)人: 邵安林;李超亮;高江;徐连生;崔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N11/02;C12N11/14;C09K17/42;C09K101/00;C12R1/645
代理公司: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代理人: 乔丽艳
地址: 114001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复合 盐碱土 改良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盐碱地改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有复合菌剂的盐碱土改良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盐碱土改良剂由摩西球囊霉和巴西固氮螺霉与固体载体组成,摩西球囊霉和巴西固氮螺霉的有效活菌总数与固体载体的质量比为1×105~9×107个/克,摩西球囊霉与巴西固氮螺霉的个数比为1:0.2~5。该盐碱土改良剂对海滨盐碱土改良具有较好作用,该盐碱土改良剂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的微生物生态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滨海盐碱地改良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约有9.9×107hm2,其中滨海盐碱地占比近40%。这些盐碱地虽能种植作物,但成活率不高。根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处于中等盐渍土水平 (含盐量在0.3%~1.0%之间) 时,农作物会减产95%左右,重度盐碱地的种植状况更加严峻。

现有发明专利技术中,改良滨海盐碱地一般采用物理改良、施加有机肥料、添加化学改良剂等方式。物理改良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但是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 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但土壤出现盐碱地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慢慢的恶化,最终被破坏,因此,添加化学改良剂并不是长久之计。

专利(CN201610351125.8)公布了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霉菌、黄腐酸、氨基酸、膨润土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盐碱土改良,能够有效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提高作物产量。但该方法原料种类繁多,工艺过程需200℃高温,肥料腐熟周期较长。

专利(CN201610624191.8)公布了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复合微生物有机药肥,将圆褐固氮菌、绿色木霉、白僵菌、巨大芽孢杆菌、弗氏链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嗜盐嗜碱杆菌、胶冻样芽胞杆菌、阿维菌素菌渣、动物粪便、糠麸、锯末、秸秆、草炭、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蓖麻、桃叶、银杏叶、苍耳、花椒、辣椒、脱硫石膏、硼砂、海泡石、麦饭石、方解石、磷矿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固体混合肥料,并喷洒由腐植酸、醋糟、聚乳酸、马来酸酐、木醋酸和氨基酸组成的酸性改良液,对盐碱地进行改良,能有效降低盐碱地pH,促进植物生长,解决病虫害。但该方法所需原料种类繁多,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盐碱地改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有复合菌剂的盐碱土改良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盐碱土改良剂对海滨盐碱土改良具有较好作用,该盐碱土改良剂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的微生物生态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含有复合菌剂的盐碱土改良剂,由摩西球囊霉和巴西固氮螺霉与固体载体组成,其中,摩西球囊霉和巴西固氮螺霉的有效活菌总数与固体载体的质量比为1×105~9×107个/克,摩西球囊霉与巴西固氮螺霉的个数比为1:0.2~5。

上述的盐碱土改良剂中,所述固体载体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草炭土40~50%,活性炭20~30%,锯末10~15%,稻壳10~15%。

上述的盐碱土改良剂中,所述固体载体中的草炭土、活性炭、锯末和稻壳均为干燥的并且经过过60目筛和灭菌处理。

上述的盐碱土改良剂中,所述摩西球囊霉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662,所述巴西固氮螺霉的保藏编号为CGMCC 1.5808,均来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为,上述盐碱土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