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和贴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4790.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杜灵根;夏丰杰;方晓;袁满;李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0273 | 分类号: | H01M8/0273;H01M8/0286;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边框 贴合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下边框膜转移至贴合工位;
将膜电极转移至所述贴合工位并叠放于所述下边框膜上,使得所述膜电极与所述下边框膜对齐;
将上边框膜转移至所述贴合工位并叠放于所述膜电极上,使得所述上边框膜与所述膜电极对齐;
将上边框膜、膜电极、下边框膜所在的所述贴合工位抽真空至指定真空度;
将堆叠的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下边框膜转移至上料工位的步骤之前,将所述上边框膜、下边框膜及膜电极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四周裁切,并在所述上边框膜、下边框膜的中心裁切出与所述膜电极的活性区域相对应的镂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下边框膜转移至贴合工位的步骤中,将带有第一保护膜的所述下边框膜转移至所述贴合工位并使第一保护膜朝上,然后剥离所述第一保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上边框膜转移至所述贴合工位并叠放于所述膜电极上,使得所述上边框膜与所述膜电极对齐的步骤中,所述上边框膜带有第二保护膜,使得所述第二保护膜相对所述上边框膜朝下设置,撕去所述第二保护膜,然后将所述上边框膜转移至所述贴合工位并叠放于所述膜电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堆叠的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相互贴合的步骤之后,对贴合的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进行加热加压并保温保压一定时间,使得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完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堆叠的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相互贴合的步骤中,通过热压的方式对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进行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框膜、膜电极、上边框膜转移至贴合工位的过程中均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进行上料。
8.一种膜电极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罩,所述真空罩内形成有一第一真空腔;
下热压板,所述下热压板内置于所述第一真空腔;
上热压板,所述上热压板相对所述下热压板内置于所述第一真空腔,且所述上热压板靠近所述下热压板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固定盲孔;
至少一个顶紧组件,所述顶紧组件与所述固定盲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顶紧组件包括一顶紧柱、一弹簧,所述顶紧柱可滑动插设于所述固定盲孔,所述弹簧的内置于所述固定盲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盲孔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紧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板靠近所述下热压板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凹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电极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热压板内形成有一第二真空腔,所述下热压板靠近所述上热压板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真空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7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烧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