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6299.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蒋永东;张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D201/04 | 分类号: | C09D201/04;C09D175/04;C09D7/61;C03C1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梁首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透明 疏水 涂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硅粉末分散于溶剂中,调节pH至3~8得到组份A,二氧化硅粉末在组份A中的质量分数为0.5~10%;将聚合物和固化剂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组份B,聚合物与固化剂在组份B中的质量分数比为0.5~20%:0~5%;将组份B边搅拌边加入至组份A中,得到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还公开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及应用。本发明采用水性体系,使得二氧化硅粉末充分分散,避免团聚现象,提高涂料的稳定性和涂膜性能,不包含有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该涂料有效地提高涂层表面微观粗糙度,从而增强疏水性以达到超疏水特性,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良好,且对可见光的散射小,致使保持良好的透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超疏水涂层通常是指静态水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的特殊材料,具有防水、防冰、自清洁等优异功能。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斥水和自清洁特性,超疏水材料在建筑、汽车、电子以及光学仪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得到工业和科研界的极大关注。目前,制备超疏水涂层的技术路线有两种:1)在低表面能材料的表面构建微纳级粗糙结构;2)利用低表面能化合物修饰具有微纳米级粗糙结构的表面。目前,制备超疏水涂层的主要方法采用溶剂-凝胶法、刻蚀法、模板法、水热法、阳极氧化法、电化学沉积法、自组装法、静电纺丝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相分离法等,这些方法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需要特殊设备,或受限于基材大小、形状等,而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而聚合物/纳米粉末复合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涂覆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多数聚合物/纳米粉末涂料体系采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为溶剂。中国专利CN201711342372.2公开了一种超疏水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纳米材料和疏水性硅烷偶联剂分散到挥发性溶剂中,形成纳米材料分散液;然后将聚合物溶解于挥发性溶剂中,形成粘结材料;最后将纳米材料分散液和粘结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涂覆到基材表面、干燥后形成超疏水涂层。中国专利CN201910696528.X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聚碳酸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有机锡类催化剂加入到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再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季戊四醇,在高温下反应,得到聚氨酯乳液;然后向聚氨酯乳液中加入ZIF-8,混合均匀,得到超疏水聚氨酯涂料。尽管这些涂料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但是均采用了有机溶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水性涂料体系越来越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中国专利CN201810492726.X公开了一种水性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用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颗粒进行改性;然后在改性后的二氧化硅颗粒表面接枝疏水聚合物长链而形成聚合物/纳米粉末涂料体系;涂料涂覆后在高温下干燥形成超疏水涂层。中国专利CN201711457987.X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无机纳米颗粒与杂化硅氧烷、含氟硅氧烷在碱性环境下反应,形成混合溶胶;然后将混合溶胶与水性聚氨酯乳液混合、反应而得到含无机纳米颗粒的水性聚氨酯超疏水涂料。尽管这些方法采用水性溶剂,但是均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对无机纳米颗粒进行改性,反应时间较长,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还公开了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以及公开了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的应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氧化硅粉末超声分散于溶剂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3~8,得到组份A,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粉末在所述组份A中的质量分数为0.5~10%;
步骤二,将聚合物和固化剂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组份B,其中所述聚合物与所述固化剂在所述组份B中的质量分数比为0.5~2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未经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