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6602.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许神剑;唐毓;闫雨琪;彭昭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联 聚合物 原理 悬臂梁 夹持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溶胀体(6),所述溶胀体(6)是由具有溶胀作用的交联聚合物制成,呈圆柱状,位于溶胀凹槽(2)正中间,与固定凹槽(1)下表面平;
一基台(4),所述基台(4)由矩形金属块制作而成,基台(4)上含有固定凹槽(1)、溶胀凹槽(2)以及夹持杆(3);固定凹槽(1)位于基台(4)上表面前段中间位置,溶胀凹槽(2)位于固定凹槽(1)下方,夹持杆(3)与基台(4)前段平齐,宽度与固定凹槽(1)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凹槽呈圆筒状,直径大于溶胀体直径,深度等于未溶胀的溶胀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宽2.5mm,深度等于微悬臂梁厚度,适合放置任何小于等于2.5mm的微悬臂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下表面与溶胀凹槽上表面间的距离小于微悬臂梁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悬臂梁夹持装置使用方式为首先在溶胀凹槽中注入适量的液体进行预溶胀,同时将微悬臂梁放置在基台的固定凹槽中,待溶胀体溶胀后,微悬臂梁不松动时,将装置放入液体环境中,溶胀体充分溶胀胀大,对微悬臂梁进行夹持固定,将微悬臂梁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凹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液体反应池中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6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