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6605.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志;丁文杰;晏阳;刘山;李博;李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3/46;C25C1/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春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深度 置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装置:
包括阳极锌板、阴极铝板、反应槽、过滤槽和直流电源;
所述阳极锌板和阴极铝板分别插接在反应槽的两侧且二者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电连接;
所述反应槽的一侧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流管,另一侧侧壁顶部设置有入流管,反应槽外部设置有恒温装置;
所述过滤槽设置在反应槽出流管的一侧,过滤槽内通过滤网分隔成上下布置的滤渣室和滤液室,所述滤渣室与出流管连通,所述滤液室通过循环管与入流管连通,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含铜锌的待置换料液添加到反应槽中;
S2:设置反应条件:调节料液循环速度、调节pH值以及调节反应温度;料液循环速度控制在100-500ml/s,pH控制在1-5,反应温度控制在40-80℃;
S3:阳极锌板和阴极铝板在反应槽内自然反应1-5小时后开启电场辅助进行深度置换反应,耦合电场后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
S4:通过过滤槽进行固液分离后收集反应后的铜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顶部的一侧并列设置有溢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为外套于反应槽的电加式恒温加热箱或均布于反应槽外壁的电加热式加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锌板和阴极铝板的厚度一致,均控制在0.3-0.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锌板与阴极铝板的间距为2-6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锌板的纯度为85—95%,阴极铝板的纯度为80%-99%,阴极铝板与阳极锌板的面积比为0.8-1.2: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场耦合下深度置换提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内设置有用于卡接固定阳极锌板和阴极铝板的极板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6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