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6655.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曹珍;韩宏彦;张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2;C21D1/26;C21D1/18;C21D10/00;C21D9/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柳萌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挖泥 叶轮 铸造 工艺 | ||
1.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叶轮形状和加工面位置,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分型面、浇道、冒口、收缩量及加工量等,选取高铬铸铁为金属浇注材料,确定浇注参数,设计浇注温度及浇注速度等;
S2:将叶轮模型尺寸及其相关参数输入到CAE软件进行模拟,并适当调整相关参数,至模拟成型的叶轮质量合格;
S3:根据最终参数制作叶轮模型和芯盒,调配树脂砂并制造砂型和砂芯;
S4:先从浇道向砂型内浇注金属液,待浇注至金属液超过冒口颈后,再从冒口处补浇金属液,直至金属液达到冒口顶部;
S5:自压箱8-10天后,开始打箱,将砂箱连同产品吊运到震砂机上,震落树脂砂后,将叶轮铸坯运转至清理工序;
S6:去除飞边,浇道及冒口,冒口颈预留15-20mm的高度,进行整体抛丸处理;
S7:进行退火,退火温度630-6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关闭,直至叶轮铸坯降至250℃,将叶轮铸坯转运至炉外,降温到室温;
S8:经粗加工后,进行高温淬火处理,淬火温度920-9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开启,采用风冷的方式使叶轮降至250℃;
S9:将叶轮做好防护,转运至振动机上,进行振动时效,振动时间持续18-24小时,最终转运至加工工序完成精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铸造工艺参数时,叶轮轴头朝下布置冒口和浇道,横浇道为双层,并通过陶瓷管连通,横浇道分别围设在叶轮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周向,围设范围不小于前盖板或后盖板圆周的1/2,冒口选用陶瓷冒口座加保温冒口圈的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浇注系统采用开放式,陶瓷冒口座的下端预埋陶瓷易割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叶轮外部砂型为整体结构,叶轮叶片砂芯为分体结构,叶轮叶片通过芯盒造型后,拼接成整体型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浇注前,在砂箱上方搭设浇注架体,将漏包调整好位置放置于架体上,使包眼正对浇口;浇注时,使用两个摇包先后向漏包内不断注入金属液,并对冒口进行补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自压箱24小时后去除压铁,6天后在上箱钻孔至叶轮毛坯面,使用测温设备检测叶轮温度,叶轮温度降至250℃以下时开始打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升温速度每小时升温40℃,直至升温到630-6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升温速度每小时升温40℃,直至升温到600℃;之后,升温速度调整为每小时升温30℃,直至升温到800℃;之后,升温速度调整为每小时升温20℃,直至达到预定温度,开始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6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