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6826.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弘;何微思;熊玉华;张庆猛;杨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微型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其特征在于:由基底、电极层、敏感层和覆盖层组成,所述的电极层通过物理或化学沉积设置于基底上,所述的电极层上设有激光刻蚀的凹槽,未刻蚀部分为电极图形;所述的敏感层通过原位生长或涂覆填充于激光刻蚀的凹槽中,所述的覆盖层通过涂覆设置于电极层和敏感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为玻璃或陶瓷;基底尺寸依据应用器件的体积大小而改变,最小尺寸为0.2×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层由氧化锡、金、银或铂组成,厚度小于100微米;所述的电极图形通过激光打字机在电极层上绘制得到,所述的电极图形为叉指电极或圆形电极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敏感层由金属氧化物和玻璃或陶瓷材料组成,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锌、氧化钨或氧化铟,金属氧化物与玻璃或陶瓷的质量比为100:1~100:20,敏感层通过涂覆覆盖在激光刻蚀的凹槽中,再通过烧结固定在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层由导电高分子材料和胶黏剂组成,所述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胶黏剂为环氧树脂、聚亚酰胺,混合比例为50:1~1:50;涂覆于敏感层和电极层表面;所述的覆盖层的厚度为10nm~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的尺寸依据应用器件的体积大小而改变,最小尺寸为0.2×0.2mm,工作温度为室温至100℃。
7.一种低温微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基底上覆盖一层电极层,通过激光打字机在电极层上绘制所需电极图形;
(2)在绘制的电极图形表面覆盖一层以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敏感层,通过烧结将敏感层固定在激光烧结的凹槽中;
(3)在敏感层和电极层表面,再涂覆一层高分子材料作为覆盖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玻璃或陶瓷,基底尺寸依据应用器件的体积大小而改变,最小尺寸为0.2×0.2mm;所述电极层为氧化锡、金、银或铂组成,厚度小于100微米,通过激光打字机将电极层绘制成所需的叉指电极或圆形电极;所述敏感层包括金属氧化物和玻璃或陶瓷;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锌、氧化钨或氧化铟,将金属氧化物与玻璃或陶瓷以100:1~100:20的质量比混合,涂覆在绘制的电极图形表面;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导电高分子材料和胶黏剂,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胶黏剂为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混合比例为50:1~1: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在基底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微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为在600~900℃温度下将金属氧化物烧结在电极材料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8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