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07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秀;舒志明;陈忠喜;杜丹;赵秋实;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1/3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荆晓红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水 配制 处理 污水 稀释 聚合物 溶液 评价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该评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曝氧工艺(空压机曝氧、射流器曝氧、改良曝氧)+稀释聚合物工艺”串联的方式对三种曝氧工艺进行评价;b.曝氧工艺,通过调节气水比,对含聚污水分别进行空压机曝氧、射流器曝氧、改良曝氧处理;c.稀释聚合物工艺,外输水箱中含聚污水与聚合物母液箱中的聚合物母液在静态混合器处充分混合。该评价工艺通过处理后含聚污水水质、稀释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实现对空压机曝氧工艺、射流器曝氧工艺、改良曝氧工艺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优选出最佳的曝氧方式及最佳曝氧工艺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
背景技术
在聚合物驱油工艺中,一般采用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母液,形成的聚合物溶液用于驱替石油。对稀释用含聚污水进行曝氧处理,可提高含聚污水水质、降低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减少聚合物干粉用量,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
目前油田用于聚驱污水稀释区块的曝氧站有两种曝氧工艺:空压机曝氧工艺和射流器曝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没有明确哪一种曝氧工艺效果更好,并且现场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曝氧量。当曝氧量较小时,污水中还原性物质不能被全部消除,部分还原性物质与聚合物母液中的氧结合会继续产生游离基对聚合物分子链产生攻击,导致分子链断裂,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现场一般采用增大曝气量的方法来保证井口聚合物溶液的注入粘度,但曝氧量较大时,污水中会有部分的氧剩余,聚合物分子链会受到氧分子作用而发生断裂,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同时管线腐蚀问题也变得严重。因此,现场最佳曝氧方式及气水比是清水配制,深度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技术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该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可以对空压机曝氧工艺、射流器曝氧工艺、改良曝氧工艺进行应用效果对比,优选出最佳曝氧工艺及曝氧工艺参数。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清水配制、曝氧处理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评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空压机曝氧+稀释聚合物
空气经空压机压缩进入储气罐中稳压,稳压后的空气直接与来水在气水静态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经溶气释放罐释放一段时间后进入外输水箱,外输水箱中含聚污水与聚合物母液箱中的聚合物母液通过计量泵在静态混合器处充分混合,通过在线粘度计监测聚合物溶液粘度;
2)、射流器曝氧+稀释聚合物
来水经增压进入射流器中与吸入管道的空气充分混合,经溶气释放罐释放一段时间后进入外输水箱,外输水箱中含聚污水与聚合物母液箱中的聚合物母液通过计量泵在静态混合器处充分混合,通过在线粘度计监测聚合物溶液粘度;
3)、改良曝氧+稀释聚合物
空气经空压机压缩进入储气罐中稳压后,通过曝氧罐中的曝气头释放与来水充分混合,曝氧一段时间后进入外输水箱,外输水箱中含聚污水与聚合物母液箱中的聚合物母液通过计量泵在静态混合器处充分混合,通过在线粘度计监测聚合物溶液粘度;
4)、应用效果对比
在同一气水比下,对比三种曝氧工艺处理后含聚污水水质、稀释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优选出最佳曝氧工艺;在不同气水比下,对比最佳曝氧工艺处理后含聚污水水质、稀释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优选出最佳曝氧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